1 / 6
文档名称: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1/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荨麻疹的拔罐疗法荨麻疹的拔罐疗法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块,大小不一,小如芝麻,大如蚕豆,扁平凸起,时隐时现,奇痒难忍,如虫行皮中,灼热,抓瘙后增大增多,融合成不规则形状。此病常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十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急性发作者数小时至数天可愈,慢性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现代医学认为,吃鱼、虾、海鲜等食物;或接触化学物质、粉尘;或蚊虫叮咬、日光暴晒、寒风刺激;或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皆可引发此病。一般分为风热、血虚2型。 一、风热(一)症状发病急,风团色红,灼热剧痒;兼见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胸闷腹痛、恶心欲吐。(二)治法(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膈俞、曲池、神阙、血海。(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3)拔罐方法闪罐法、刺络拔罐法。神阙穴用闪罐法。大椎、曲池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二、血虚(一)症状皮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神疲乏力,不思饮食,睡眠差,口干不思饮,手足心热。(二)治法(1)选穴风门、脾俞、胃俞、神阙、血海、足三里。(2)定位风门:见前。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神阙:见前。血海:见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