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桐乡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桐乡案例.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桐乡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典型案例一:浙江省桐乡市一:发展背景桐乡市位于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东连嘉兴市,南邻海宁市,西靠德清县和余杭市,西北毗邻湖州市,北端与江苏省吴江市接壤。全市幅员面积723平方公里。市辖14个建制镇、10个乡,总人口65万。境内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众多的名优特产。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320国道贯穿全境并与沪杭高速公路接口,北距上海148公里,南距杭州65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桐乡依托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经历了从一个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县的华丽转变,多年来稳居全国百强县前30名。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财政总收入76亿元。但随着桐乡以工业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当地环境容量和资源消耗趋于饱和,原来的工业型化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桐乡亟需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旅游业不仅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还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富民作用明显等特点。旅游驱动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经济发达地区新一轮发展模式的有效探索。面对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桐乡的做法与众不同,即以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的突破口,从而带动桐乡三次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由此也进一步确定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桐乡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也是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桐乡旅游业从1999年乌镇旅游保护与开发工程启动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乌镇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宗教文化游、市场购物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桐乡全面构建“一业驱动四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即以旅游业驱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积极探索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达地区转型升级的特色发展道路。二:发展措施第一,领导重视,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首先,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根据桐乡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及时调整了旅游业战略定位和目标方向,将旅游业发展作为实现桐乡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来定位,成立由市委书记主要亲自挂帅的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确保将旅游业发展始终置于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真正形成全市上下合力兴旅的良好发展环境。其次,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市委、市政府每年出台相关政策意见,鼓励旅游行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做优。再次,旅游工作领导体制更加完善。市旅游局升格为旅委,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成立乌镇国际旅游区管委会,对乌镇旅游发展作出长远规划,协调重要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硬、软件环境。最后,旅游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桐乡地处经济繁荣发达的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位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较好。另外,相应的旅游指示标识系统与旅游地图广告牌基本配套完成;旅游官方网站发布信息及时充分,旅游咨询电话24小时开通,方便游客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等设施均较为完善。第二,基础稳固,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桐乡市依托本地资源,开发和建设了一系列旅游产品。乌镇旅游以其独特魅力,融历史文化、古镇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休闲,是桐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2012年乌镇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