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中国哲学智慧复习.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哲学智慧复习.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哲学智慧复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孔子对天命的肯定什么是命、天命?它主要有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上天(客观现实条件)给人设定的局限性。人们对这种意义上的命或天命可以1、什么是命、天命?它主要有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上天(客观现实条件)给人设定的局限性。人们对这种意义上的命或天命可以进行抗争,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目标追求;另一层含义是指天意(天的意志),它可以通过民意表现出来(如孟子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这里表明,中国古人已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某种客观力量,即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可以看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也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即规律。人们对这种天命只能体认与践履。(二)“畏天命”、体天命,可以使人形成天命担当意识或终极关怀、支撑生命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终极关怀根源于人类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是人类超越有限实现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其内容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目的是通过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来化解人类生存和死亡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它主宰着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于个体理想人格的养成和事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作用。这一要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通过肯定天命来满足,即可以通过“畏天命”、体天命,形成天命担当意识或终极关怀、支撑自己生命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天命关涉人的类本质和类特性(相对于个体的“小我”而言,它代表着“大我”),它既具有宗教性(信仰的对象)、超越性(对“小我”的超越),又具有道德性(它意味着善),而且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宗教性可以转化为道德性,天道可以下贯人道;道德性也可以体现宗教性,人道可以体现天道。“知天命”、履天命,可以使人实现人生的自由人们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通过知天命、履天命,即通过认识自己的天命担当,进而认识和运用外在的客观必然性,由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便能实现自己人生的自由,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二、孔子强调要在人事活动,特别是在道德活动中体认天命,践履天命三、孔子在肯定天的宗教性、超越性、道德性的同时,还把天看作了自然的创化力量四、孔子对祭祀鬼神、卜筮等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即强调德福一致,吉凶由人;同时提出了对鬼神存而不论,“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说明孔子肯定天命但不相信鬼神。这是一种“实践理性”)第二节仁的意涵与结构孔子超乎前代思想家的最主要的贡献,是把“仁”这一中国人的人文价值理想确立起来,并做了多层面、多维度地发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中国古人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念:重人事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都是以孔子的仁学思想为基础的)。一、仁的意涵第一,“仁者爱人”孔子的“爱”是有差等的爱。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也不同于墨子的“兼爱”。第二,仁者“克己”什么是“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和道德规范。春秋时期“周文疲弊”,“礼崩乐坏”,此时的士人只有通过克制自己,自觉承担起复兴“周礼”的历史责任,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因此,“仁”与“礼”的关系在于:礼为形式,“仁”为内容;“礼”为基础,“仁”为核心。第三,仁者能行“忠恕之道”(忠是尽己之心;恕是推己及人之心)第四,仁者“能行五者于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高效能人士有七个****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原则;知己知彼;统合综效;不断改进。低效能人士也有七个****惯:怀疑自己,怨天尤人;走到哪儿算哪儿;有事再做,越做越急;我赢你输;谁也别说,都听我的;要么占上风,要么妥协。第五,仁者“为政以德”讲者感言: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它重视为政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因而可以使社会具有良好的风气;另一方面,由于它重视人治,不重视法治,也使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处在落后的状态,存在所谓“有治人无治法”的局面。今天我们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人治成分,如“一把手政治”等等。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逐步改进这一局面。第六,仁者“喻义不喻利”,“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第七,仁有不同的层次二、仁学的结构仁学包括四个因素,即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是实践理性。第一,血缘基础(“仁”是以维护“礼”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统治体系、道德规范为根本目标的)第二,心理原则(“仁”所维护的“礼”是以“孝悌”这种“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情感为基础的)首先,由于它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心的内在要求,把一种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