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珊瑚礁海岸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珊瑚礁海岸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2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珊瑚礁海岸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珊瑚礁海岸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珊瑚礁海岸的特征及其相关分析生物海岸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海岸类型,在潮间带或者潮下浅水区生长有相当规模的底栖生物群落,其生物过程通常对海滨沉积物质的供应(主要为碳酸盐)、保持、稳定及较小程度上对侵蚀起重要作用[1],还对海岸动力、沉积和地貌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或者成为海岸发育的主导因素。典型的热带生物海岸是珊瑚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的特点是再大潮低潮线一下的潮下浅海区生长一种与营光合作用的单细胞虫黄藻共生因而能高效分泌碳酸钙骨骼的属腔肠动物门或刺胞动物门的造礁石珊瑚群落,它的原地碳酸盐骨骼堆积和各种生物碎屑填充胶结,形成具有抗浪性的海底隆起地貌结构单元。生物海岸由于其与生物相关的特殊性,在海岸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海岸带位于海陆交互地带,人类活动频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在地球系统功能中扮演关键的角色而受到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视。生物海岸的特殊生物栖息环境往往成为对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有特别价值的各种生物活动高度集中地海岸生态关键区[2],成为对海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环境资源。。珊瑚一般是指体型呈辐射对称、有石灰质外骨骼或皮层中含有大量的骨针、底栖固着生活的海洋腔肠动物。珊瑚按照其形态特征可分为两类: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造礁珊瑚由于有单细胞的虫黄藻与其共生,钙化生长速度快,所以能造礁。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生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从而形成具有抗浪功能的海底隆起,即珊瑚礁。珊瑚礁是造礁珊瑚死亡之后,其骨骼和外壳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沉积建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可划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也可成为裙礁或者边缘礁。岸礁是由生长在1大陆或岛屿周围浅海海底的珊瑚和其他钙质有机物构成,这种礁体的表面与低潮潮位的高度相差不多,粗糙而不平坦,外缘向海洋倾斜。由于外缘珊瑚生长起来受约束较小,所以最早露出水面,从而使珊瑚平台和陆地之间出现一条浅水通道或者一片泻湖,海南岛沿岸的许多珊瑚礁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外缘和内侧水均较深。这种珊瑚礁的礁底可能不是由珊瑚构成,或者是由珊瑚构成,但是海水的深度是后来才增大的,它与陆地之间隔以泻湖,例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堡礁。,中间围着一泻湖,有的泻湖与礁体外侧海水想通。全世界已知的环礁有330个之多,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的信风带和印度洋的热带海域。例如马绍尔群岛上得夸贾连环礁和马尔代夫群岛的苏瓦迪瓦环礁,面积都在1800km2至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环礁。此外,根据形态,还可划分为台礁、点礁、塔礁、滩礁四种类型。、盐度、水深和光照等自然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4]。~27℃的水温中生长最为旺盛;在低于18℃的水温中只能生活而无法成礁。因此,珊瑚礁通常只分布在低纬度的热带及其邻近海域。此外,在有强大暖流经过的海域,例如中国台湾东北的钓鱼岛和日本琉球群岛,虽然维度较高,但也有珊瑚分布[3]。与此相反,在属于热带的非洲和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