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苗族特色饮食.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苗族特色饮食.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19/11/2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苗族特色饮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苗族特色饮食——苗族腌鱼1、苗族腌鱼苗族腌鱼,又称糟鱼。据民间传说,古代苗族要胞鱼,就把硬木大树截成段,挖空树心作容器,密封贮存。古代胞鱼工艺较简单,佐料品种少,随着经验不断丰富,用具、调味品增多,使现代苗族腌鱼的色、香、味、形俱佳。素有“一家吃腌鱼,香遍一条街”的赞美。壮族饮食苗族的“腌胙肉”也久负盛名。其制作方法是将肉洗净晾干,把粳米炒熟舂成粉,用一口小缸,铺一层粉,放一层肉,层层铺放,缸口用芭蕉叶封住,将缸倒置于地,缸口糊以黄泥,一般经过大半年就可取食,不必再烧熟。有人在孩子出生时腌一缸肉胙,等到孩子长大结婚时才用来待客。启封后的肉胙,透明发亮,坚硬结实,颜色鲜黄,吃起来清香爽口。苗乡酸汤鱼饺:面粉加少许食盐、清水和匀揉光滑成为“子面团”,放面案上盖湿布“饧”10分钟。角角鱼宰杀后,取净鱼肉捶成鱼茸,加入姜末、葱花、鸡蛋清、苦蒜、盐、味精、胡椒粉、芡粉搅拌均匀入冰柜冷冻备用。然后将子面团搓条切成小剂子,擀成圆饺皮,包入角角鱼馅心,成饺子生坯。锅烧酸汤,打去浮沫和渣汁,用盐等调正味后滴几滴木姜子油,倒入碗内。锅另烧开水,下入饺子煮熟舀入大碗内,倒入酸汤,放少许芫荽即可。风味特色是汤色鲜红,酸香可口,质地爽滑,馅心鲜嫩,为黔东南地区名小吃。2、壮族饮食首屈一指的就要算是五颜六色、令人谗言欲滴的五色糯米饭。每年的祭龙节、清明节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选用当地的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的多姿多彩。烤香猪也是壮族很独特的民族佳肴。当地饲养的土种猪,因水土及原生态食料的影响,身短、脚矮、皮薄,肉质特别鲜嫩。烤香猪就是选用这种10~15斤重的乳猪,使用当地出产的香梗稻杆熏烤成金黄色,然后配上当地产的香草、姜、蒜。涂上生油,再用木炭烤熟而成。这道菜吃起来皮脆肉软,香滑爽口。壮族地区的活血食品也颇具风味。宰猪时,将猪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然后将血切成小块,佐以上好米酒、姜、蒜,以除去其腥味,便可食用了,这种食法,据说是可活络补身。三月三最爱吃的是五色饭和五色蛋。五色饭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然后蒸熟制成的;五色蛋有鸡蛋、鸭蛋和鹅蛋,也分别染成五种颜色。五色饭和五色蛋色彩鲜艳,表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用于祭祀和待客。此外,烤整猪、白斩鸡等,也都是壮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3、乌孜别克族。馕是主食,做法与汉族的烤烧饼相似,用面粉略加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许多人在面内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此外还有肉馕、窝窝馕、片馕等。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将茶水煮沸,加入牛奶烧煮,加适量食盐即可,不仅止渴,还有驱寒、化食、生津的作用。“纳仁”是由羊肉、面粉、皮芽孜为原料。做法是先将煮熟的肉切碎,盛在盘中,再加上皮芽孜,洒胡椒和酸奶子,搅拌混合,浇肉汤,用手抓食。据说这是最珍贵的食物,一般只在节日或请客时才做。米肠子、面肺子是传统小吃。其选料精细,制作费工,故又显其名贵。做法: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羊肺洗至白净无色,羊肠翻洗净待用。然后将调好的米、肝、心等馅灌入肠内。洗面筋,把面浆灌挤入肺叶,加入调料。然后将米肠子、面肺子、羊肚子及面筋一起放入锅内煮。熟后取出切成片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