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寿光市中医院丁华忠朱文元吴军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本文就近年来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以便人们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型;诊断;治疗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础的病理改变,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的表现,ACS可分为非ST段抬高和持续ST段抬高的ACS,后者导致有Q波心肌梗死形成,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二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相似。其主要区别有赖于急性缺血是否严重到足够量的心肌损害,以至于能够检测到心肌损害的心脏标记物,尚反应心肌损害的心肌标记物浓度在正常范围,则可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而当标记物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则可诊断为非Q波心肌梗死。2、:①、新近发生逐渐加重频发的心绞痛;②、近1个月恶化加重的心绞痛;③、静息心绞痛;④、AMI后24h和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⑤、胸痛伴ST段压低≥。:①、典型缺血性胸痛;②、反映心肌坏死的特异性心肌酶,如CK、CK-MB、cTnT等升高;ECG示ST段压低≥,一过性ST段抬高>10mm;③、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无ST段抬高和病理Q波。、CK-MB、cTnT、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心肌酶指标。其中,CK、CK-MB峰值超过两倍为异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K、CK-MB正常或轻度升高;非Q波心肌梗死则显著升高。CTn(cTnI/T)是心肌细胞的一种结构蛋白,也是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调节蛋白,通常血液中含量极低不能测出,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两者是心肌损伤最敏感的指标,若CK-MB轻度升高或不高,仅cTnT或cTnI升高,称为“心肌微小损伤”或“微梗死”。(Fg)和C反应蛋白作为反映斑块的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指标,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Fg可影响血液粘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Fg升高是一种预测未来缺血发作的独立指标,亦可预测血栓并发症的高危患者。CRP是反映不稳定斑块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CRP>30mg/L(正常<10mg/L)时预示未来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增高,CRP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血清细胞粘附分子以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1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研究报道,血浆B型钠尿肽浓度是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水平升高与罪犯血管狭窄程度和左前降支病变有关。。黄晓明等对106例非ST段抬高ACS的常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心电图上ST段下移轻度改变(≤1mm)者在冠脉造影时以单支、轻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