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高铁开通给湖南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区位机遇,回顾了高铁开通前湖南旅游业空间布局状况,深入分析了高铁引致的湖南旅游流的变化,并提出高铁旅游流影响下的湖南旅游空间布局优化的战略举措。湖南旅游业的发展从资源禀赋来讲是有先天的区位优势的,不少学者将湖南的区位定位于“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不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亦是华南交通的重要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在全国旅游产业竞争力中处于较弱地位。这也说明了区位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它必须借助外部注入强大动力――即区位机遇这一特殊介质的情况下,才能将旅游空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高铁开通前湖南旅游业空间布局状况(一)“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格局区域旅游业在起步初期,一般都是依托旅游资源和适合的条件而发展的,湖南旅游业在发展初期的技术路线亦是趋从于这一规律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湖南旅游学界专家就对湖南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大量调查评价和区划研究,确定了旅游开发应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劣程度择优开发的思路,由此也描绘了一幅“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图式。在当时旅游经济环境下,这一格局呈现出其在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及投资环境条件等三方面的优势。当然,“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格局,也促成了湖南旅游开发的两大中心――张家界和长沙的形成。(二)“口字型”格局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支持和学界努力下,湖南省旅游开发的热潮持续高涨,湖南的旅游空间格局在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的嬗变,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渐渐崛起了“四大旅游业据点”,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壮大。1、湖南旅游业的“东线”,是指连接岳阳与永州、郴州之间的一条南北方向延伸的旅游密集发展带。“东线”除了有长沙市这个湖南旅游中心的迅速崛起外,沿线的衡山宗教旅游景区、株洲炎帝陵等一直以来开发力度特别大,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由于岳、长、衡三个重要节点的共同作用,极大地强化了“东线”的联系。2、湖南旅游业的“北线”,是指贯穿湘北,连接岳阳与张家界之间的一条东西向延伸的旅游业密集发展带。“北线”旅游带中的核心旅游区是常德,常德旅游业开发形势喜人,特别是桃花源景区的修缮和扩容工作,取得非常好的市场效益。益阳的“桃花江美人”驰名中外,其打造的桃花江文化旅游产品亦取得较好成绩。3、湖南旅游业的“南线”,在永州与绥宁、通道、城步之间连通,东西向延伸的旅游业密集带,具体包括永州市西侧的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邵阳新宁?~山风景名胜区、怀化通道侗文化旅游资源和万佛山风景区、城步南山牧场等。湖南旅游业“南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新宁?~山为重要支撑。不过,这一线旅游业的交通制约明显,旅游开发程度不高,亟待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激发。4、湖南旅游业的“西线”,严格来说,湖南旅游业的“西线”是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向南的延伸,连接了湘西州的主要风景区和怀化的一些主要景区,这一带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开发的潜力巨大,尤以吉首市德夯苗寨、凤凰古城景区的开发兴起为市场亮点。同样交通条件的制约仍是“西线”发展的最大障碍。(三)“田字形”格局渐起进入新世纪,随着省内多条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开通,省内旅游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地旅游交通可进入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旅游流也得到极大地促进。不仅如此,交通的改善也极大地方便了我省与邻近省份的连接,例如,以湘黔铁路为连接,我省与江西、贵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