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析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的论文.doc

上传人:swkmei 2019/11/22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 重现实的民族心理也体现在历史记载以及其他典籍。其次表现在用文字歌颂祖先。《文心雕龙·诔碑》云:“若夫殷臣咏汤,追褒玄鸟之祚;周史歌文,上阐后稷之烈;诔述祖宗,盖诗人之则也。”这说的是《诗经》中的《玄鸟》、《生民》等歌颂商、周祖先的诗歌。如《诗经·大雅·生民》一诗,毛诗序认为:“生民,尊祖也”。《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商颂》基本都是如此。诗歌之外,主要是铭、墓志铭以及史书的记载。《礼记·祭统》曰:“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夫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释名》谓碑的用处是“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认为“铭之义称美,弗称恶,以尽其孝子慈孙之心”。在古典传记中,有大量的墓碑文歌颂自己的祖先。如欧阳修的《泷冈阡表》,通过母亲的回忆极有感情地写出欧阳修父亲的音容笑貌,他清廉好施,笃于孝道,为官仁厚。这是古代阡表文的典型之作。古代还有许多家庭花钱请文人为先祖写墓志铭,既彰显先祖功业,又尽孝子之心。古代传记还有一种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行状,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为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行状的目的也是为了祖先的事迹不被埋没。当然,最突出的是史传。史书往往以敬仰之情记载先祖的事迹,正史中对每朝的开国皇帝的记载都是如此,《魏书》在开国君主拓跋之前,还专列《序纪》,追溯拓跋家谱。不仅君主,即使一般的诸侯贵族,也都注意他们的先祖,《史记》中的世家体例,专门记载这些人的家族历史。历史上一些世家贵族,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世族,还有自己的家谱,大量的家传就是证明,《史通·杂述》对此评说:“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厥后来。”如魏晋时期的《裴氏家传》、《荀氏家传》、《王朗家传》、《邵氏家传》等。即使一般的人物传记,也往往先介绍先祖,以显示自己的来历。大量的自传也是先追叙先祖,如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的《汉书·叙传》等。这样做,都是传记作者的意识。作为读者来说,也常常想对传主刨根问底,了解其整个成长过程。祖先崇拜心理对于现世的人也具有促进作用。当人们做事时,总认为祖先能保佑自己,而且自己要为祖先争光,要“不辱先”,“光宗耀祖”。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在与晋国军队作战之前,用先祖若敖、蚣冒创业的事迹鼓舞士气:“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而人身处逆境时,往往会想起祖先,以祖先为榜样,鼓励自己。“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人穷则反本”,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希望祖先给自己力量。司马迁就是典型一例。太史公司马谈临终前将完成《史记》的重任交给了司马迁,“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司马迁接受父命,是要尽自己的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因此,虽然自己身处逆境,但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