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11/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姓名:谢艾班级::1302010223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家阵营急剧增多、积累大量资本,对新的劳动力的渴求,无疑增加着无产阶级的队伍,随着队伍的壮大,一支全新的有号召力的政治力量也就此诞生。又由于资本的不平衡和无产阶级被压迫的现实,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扩大化,无产阶级与资本阶级之间产生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爆发。著名的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无一不指示着一场新的变革即将来临。也正是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催生出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发展。在出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学说后,终于迎来了一位在新世界理论开天辟地的人物—马克思。而包含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恩格斯1888年如是评论说),便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见其宝贵性和珍贵性,因此《提纲》也势必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研读一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的形成。《提纲》全文共11条,近1500字,各条在形式上相互独立,但在内容上却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全文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提纲勾画出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活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马克思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实践来证明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首先,马克思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