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论略.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论略.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论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论略守望先锋代练平台收稿日期:2011-12-14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货币伦理研究”(09C-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女性美德建设研究”(11JD720010)。作者简介:禹芳琴(1970-),女,湖南邵东人,广东金融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哲学博士,广州,510521。摘要: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以“理欲合性”、“理寓欲中”的人性论为前提基础,以“义利并重”、“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为价值取向,以“自谋其生”、“自由恒畴”的“自谋论”为价值目标,以“俭奢有度”、“絜矩之道”的俭奢观为伦理旨归。他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清初经济的繁荣,加速了社会的进步,冲击了封建专制政体,在当今也能够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王夫之一生涉猎极广,学识非常渊博,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成就是在哲学方面。哲学是其思想的核心,是其全部学术成就中的活的灵魂,而他的伦理思想是和其精湛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联的。他对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中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予了批判性总结。但是作为一个中小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仍然陷在“天人关系”的旧框架之中,仍然受着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是其经济伦理思想反映了明清之际市民阶层的要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包含着一些民主思想的萌芽,显示出从“人的依赖性”到“人的独立性”发展的新的历史动向,昭示着同传统道德价值思维方式的错位,具有近代启蒙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色彩。一、“理欲合性”、“理寓欲中”的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利之争”、“理欲之辨”是宋明以来中国伦理学的主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无法绕开的经典命题之一。争论所及,实际上是道德同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问题。王夫之从“理气合一”的元气本体论引申出“理欲合性”的人性论,进而提出“性日生日成”、“未成可成”的“继善成性”的人性发展理论,有力批判了宋明道学家将“理”与“欲”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理”和“欲”都属于人所固有的东西,“理欲合性”、“理寓欲中”,王夫之以此作为其经济伦理思想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王夫之反复申说“理依于气”、“理气合一”的道理。他说“理者,天所昭著之秩序也。”,1,王夫之所言之“理”,就是自然界固有的条理、规则和秩序,是历史发展的“当然之宰制”的客观规律。“气”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理亦是气之理。他认为“天无无理之气”,2,。“理”既“非一成可执之物”,但又不能脱离事物,脱离物质性的“气”而存在。,3,“理”是“气”的存在和演化方式,气凝为物而形成宇宙秩序。王夫之从元气本体论中引出其人性论,坚持严格的理气合一的立场,认为理在气中,性就在气质之中。“所谓‘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是气质中之性,依然一本然之性也。”,4,王夫之进而引申出“理欲合性”的人性学说。他认为人性中既包含着仁义礼智之“理”,也包含着声色臭味之“欲”,这两大要素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过在理欲二者中,欲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他说:“饮食男女,皆性也;理皆行乎其中也。”,5,王夫之认为,只有发明了用火和种植庄稼,以煮熟的谷物为主要食物,人们的身体不再感到燥热难耐而需要御寒了,才开始需要穿衣服,人们的性情才开始变得温和起来,于是才能“天下治”,即“天育之,圣粒之,凡民乐利之,不粒不火之禽心,其免矣乎~”,6,也只有天下治才“可以为文”;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