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元代医学教育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代医学教育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1/24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代医学教育研究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元代医学教育研究论文中国医学史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特别是元代的医学界,人才辈出,著书如林,推动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元代医学教育研究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元代的医学教育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元朝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医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元代官方医学教育和民间医学教育的研究,初步呈现元代医学教育的整体面貌。关键词:医学教授;医学提举司;教育目前国内关于元代医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通史类的著作,此外在部分研究元代医学的文章中也有所涉及。本文通过对《金元医史类存》中搜集的关于元代医学教育资料的分析,力图能全面反映元代的医学教育。,早在晋代就有负责医学教育的太医署,在此之后的各朝代均设有掌管医学教育的机构。元代正式下令恢复官方医学教育的时间据《》卷5的记载是中统三年(1262),《元史》上的时间是中统二年(1261),不过这些只是元代正式下令建立医学的开始。至于这个时候颁布设立医学的原因是“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受,设或朝廷取要医人,切恐学不经师,深为利害。”才由太医院大使王猷、副使王安仁奏请皇上设立医学。其实在这之前,元朝政府内也设有一些零散的医学教育机构。据高伟的考证,从蒙哥汗以来,蒙古统治下的某些区域已有医学存在,并且有朝廷委派的教官,而在中统三年以前,太医院内也设有医学。元朝政府虽然下令在中统三年年差遣太医院副使王安仁到全国各路去建立医学学校,但全国各地的医学学校不是在同一时间内设立的,各地医学学校设立的情况也非常复杂。总体来说,北方各地设立的时间要早于南方,而南方的医学学校是随着元朝政府对南方控制逐步强化的过程中逐步设立的。《庆元路建医学记》“至元二十八年(1291)冬,肃政廉访副使陈公祥,揽辔来临,察民颦呻,尤以以为重。顾讲》“今遍天下郡邑或立庙建学,有师有生,而全宁路独阙......延祐四年(1317),作新庙于大永庆寺之东。”《弘治温州府志》卷19“余被命守温,作医学于惠民局之北端,以延祐戊午(1318)八月经始,越三月落成。”《滋溪文稿》卷2“前卫屯营在涿州范阳县之境,建于至元十六年,而医学之设则肇于后至元二年(1337)年也。”从上述材料可知,元代南方各地医学学校设立的时间都普遍较晚,集中在元统治的中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元代在军队里也设立了医学学校,从时间上看是元代的晚期。2•元代官方医学学校的教官和学生元代医学教官的编制是效仿儒学的惯例,但有所区别。《元典章》卷9《吏部三》的记载“诸路教授、学录、学正各一员,上州、中州各设教授一员,下州设学正一员,诸县设教谕一员。”由于需要大规模的医学教官,元朝政府急需招揽一批懂医学的人才。因此就按照旧例,聘用医学人才来充当各路的教授,建立医学。“依旧来体例,就随路名医充教授职事,设立医学,训诲后进医生勾当等事,仍保举到随路名医人等,充各路教授。”这些民间的医学人才应该是元代医学教授等的主要来源,在文献中也有大量的证据来佐证。魏初《青崖集》卷五《有元故京兆医学教授赵公墓志铭》“公讳友,字鹏举,三世业医,为人恺悌简质,不立崖岸……至元丙子,皇子开府于秦,擢公教授京兆医学。”姚燧《牧庵集》卷二十九《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