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乌金”在煤海中闪光——中煤厂十六工程处生产处长王士利在陕西西安地区、彬长矿区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大潮中,踊跃着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就象乌金一样在带给人们光与热的同时也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唤醒了这片沉睡了亿万年的煤海,与轰鸣的机器和雄浑的号角共同谱写了一曲“乌金赞歌”。在众多钢筋铁骨般的硬汉子当中,三十六工程处生产处长王士利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1966年王士利出生于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在童年时代就被父辈们那种坚韧不拔、咬才坚持到底的精神特质所感染,立志长大后要为煤炭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成就,1986年他考取了淮北煤校-矿建专业,毕业后就投入到了艰苦的井下开始了他人生的奋斗足迹。从一名掘进工到技术员、队长、技术副经理、经理、副处长,每个岗位都付出艰辛代价。为了及早掌握矿建实践知识,他一方面以谦虚的心态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一方面又自费买来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矿建立井施工》、《电工学》、《电力拖动与控制》和《电钳工艺学》等人量书籍不断为自己充电。身边的工友们每次找他闲玩的时候,他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每当这时,工友们都会对他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一个井下工人看再多的书还是下井的,还不如快活一天算一天”,王士利总是淡然一笑之后,又开始了他探索求知的路途。由于刻苦钻研,他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02年6月,由于王士利工作出色、作风扎实被党组织吸收为共产党员。成为共产党员的王士利仍然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青春的梦想,以更加勤奋务实的态度对待着自己热爱的工作。2001年8月份的一个中班,王士利按照上级规定带班检查完井下工作洗完澡正准备回家时,上中班的一名注浆泵司机跑到王士利面前说“井下一注浆泵在运转中出了故障,另一台开机后工作压力达不到要求标准,值班操作工排除不了故障,工作面现在已停工”。王士利知道今年生产任务紧张,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能丢掉一个循环,必须立即修好注浆泵,开机生产。想到这里,他心里更着急了,对身旁的泵站司机说“你叫电工带上工具先下井,我随后就到”,说完他就到更衣室换上工作服取了矿灯,三步并做两步匆忙下井赶往工作面。来到工作面后,他先向泵站司机询问了情况,然后对设备进行了认真检查,采取“系统排查法”对设备进行排查,不出二十分钟问题找到了,原因是吸、排液阀组件,阀芯磨损严重,密封件损坏,他立即与电工拆除磨损旧件,换上了新的配件,泵运转起来了,但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从早晨7点钟吃饭到现在已经有13个小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在装配每一个零配件时,他头上的汗滴顺着脸不停地往下流,衣服湿透了,他全然不顾,仍在现场指挥检修,直到第二台泵修好,他才露出了笑脸,拖着疲惫的身体升井。王士利自己不仅善于钻研,在学与练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处、集团公司的各类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2004年山东某集团公司第一届技能大赛期间,王士利在选拔赛中先拔头筹,一举夺得了岗位技术能手桂冠,等待他的将是更加辉煌的荣誉。王士利有了过硬的技术本领,但他从不以此自居,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了解决生产一线施工技术力量上出现的薄弱、断层现象,他先后与数十名新工人签订了师徒合同,承担了培养后继技术人才的重任。他每天完成工作后,就抓紧时间给这些新手讲解钻孔、锚喷等理论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判断故障,使这些青工成为了生产中的技术骨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