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导线测量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你当前的位置】:工程测量→第六章→第二节导线测量第二节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计算坐标增量ΔX、ΔY;③由坐标增量ΔX、Δ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已知A(xA,yA),DAB,αAB,求B点坐标xB,yB。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已知数据: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125°30′00″;1点的坐标:x1=,y1=: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5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2)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fβ=-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fβ<fβ容,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图根导线)若:f测≤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3)角度闭合差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角度改正数:(n—测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检核:改正后的角度值:检核:2、推算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公式:根据已知边坐标方位角和改正后的角值推算,式中,α前、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β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据此,由第一式求得:填入表6-5中相应的列中。3、计算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ΔX、ΔY:ΔXi=DicosαiΔYi==Disinαi如图:ΔX12=D12cosα12ΔY12==D12sinα12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见表6-5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理论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5、导线边长精度的评定(见表6-5)由于fxf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产生了导线全长闭合差11',即f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用K容表示,当K≤K容时,导线边长丈量符合要求。K容的大小见表6-2表6J-1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见表6-5调整: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坐标增量改正数:【例】检核条件:1-2边增量改正数7、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见表6-5填入表6-5中相应的位置。检核条件:8、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见表6-5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二)、附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计算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α始)和终止边的方位角αAB(α终)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终(1)计算角度闭合差:fβ=α方位角;α终-α终其中:α'终为终边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为终边已知的方位角终边α推算的一般公式:如图:为以右转折角为例用观测的水平角推算的终边方位角。(2)测角精度的评定:即:见规范)(3)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检核:(各级导线的限差式中:n—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其中:如图始点是B点;,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