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旧县乡各村概况.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旧县乡各村概况.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旧县乡各村概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旧县乡各村概况旧县乡河东村概况河东村系上杭县旧县乡第二行政大村,位于美丽的旧县河畔的东面,东邻扁山山麓,北与新康山林交界,南与龙溪村接壤,迷人的芦花溪象腰带一般横贯境内。全村人口2816人,689户,辖5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距乡政府1公里,距县城25公里,。河东村有陈、江、张、温四姓,其中陈姓为本村的主要姓氏,典雅、古朴的陈氏敦本堂是陈氏族人引以为豪的祖祠。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入住该祠。戎马一生的开国将领陈海涵、陈茂辉均是从这里的山里娃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战功卓著的革命功臣;留美博士温联生,摘取了世界地壳学最高奖,时年34岁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河东村有一万多亩的森林,大山里盛产野生红菇。该菇个大,肉厚,鲜美,清甜,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补气、补血、美容之功效,是所有野生菇中之珍品,在当地,只有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才会端上热气腾腾、鲜美可口的红菇汤,让客人一饱口福。每当红菇生长季节都会吸引外地不少客商前来争相购买。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概况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新坊村系上杭县旧县乡东南部,地处旧白公路中段,距旧县集镇、205国道10公里(20分钟路程),与白砂镇下早康村相接壤,距白砂集镇、308省道13公里。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小康、刘连、横段、茶子岗等4个自然村,342户,1368人,姓氏主要以李、邓、陈、邱、谢等5大姓为主,有54名党员,农民人均收入5524元。有耕地面积1003亩,山林面积13650亩(其中有毛竹林面积约3000亩,木材资源3万立方米左右,毛竹约100万根)。村风村貌:新坊村近几年来,在上级各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村容村貌得到了整治,实现了通电、通水、通电话,新建了村部综合大楼,先后被市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文明办评为“文明村”乡党委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村”、“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历史人文:新坊村是上杭县64个革命基点村之一,也是已故老红军邓六金大姐的出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78人参加革命,其中烈士49人,现健在的失散老红军1人。物产经济:新坊村主要以林业资源为主,山上有木材资源3万立方米左右,毛竹约有100万根,宜发展竹木加工业和食用菌专业,现有土纸加工厂8座,年产土纸8000余片,产值50万元;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另外还种植烤烟,每年种植烤烟500亩,产值100万元;发展种植香菇等实用菌专业户有30家,年培植香菇50万袋,产值达250万元。(上级拨款5万元,,)。上杭县旧县乡尧埔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尧埔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集镇周边行政村之一,位于上杭县北部,旧县河西岸,205国道穿村而过,南与铁场村接壤,距县城21公里,北与河西村接壤,,交通便利。村落与居民:。现全村总人口1206人,260户,10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连续三年被县政府评为信用村,2006年度被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被省司法厅、民政厅授予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被县妇联、综治办、团县委、公安局、司法局、广电局、民政局授予“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历史人文:尧埔村俗名“牛市坪”,全村两姓人居住(游姓和邱姓),邱姓开基始祖成公取游姓女为妻,二姓人繁衍至今和睦相处。尧埔村为龙岩撤地改市第一任市长游宪生之家乡。建筑景观:尧埔村在1997年列为全市新村规划重点村,国道沿线,村主干道街道林立,道路宽畅,水口公王更有一派景象。一株樟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形于神伞,自然壮观。特产经济:针对本村人多地少、交通便利的实际,大力鼓励发展运输业和养殖业。至2007年初,全村发展中巴运输10户,农用运输车15户,生鸡年出栏13万羽的养殖大户一户,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21户。旧县乡河西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河西村系龙岩市上杭县旧县乡第三的行政村,属旧县乡机关和集镇所在地,系旧县乡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上杭县北片,汀江支流旧县河西岸,国道205线穿村而过,依山傍水。东南面与河东、龙溪、全坊以河为界,西面与尧埔村、才溪镇,北面与南阳镇、坝上村接壤。距上杭县城23公里。村落与居民:,现全村人口2438人,550户,三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河西村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秩序井然,1996年被龙岩市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委授予文明安全片区,2000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村,2002年起连续三年评为乡级综合目标管理先进村、文明村,2005年评为精神文明先进村。历史人文:河西村在解放前属水运中心,设有语口渡,属经贸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