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土木概论论文(智能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木概论论文(智能材料).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1/2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木概论论文(智能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木工程概论—智能建筑与智能材料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12土木2班1204060208陈志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摘要智能建筑以建筑为载体,集成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它的兴起是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1]“智能建筑“概念的形成并引入国内不过二十多年,但已在国内形成剧烈反响,从而掀起了白热化的持续的建设浪潮,它的应用范围涵括了商业办公大楼、医院、博物馆、展览馆、交通枢纽、体育场馆,并以扩展到住宅工程。由于智能化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众多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及企业对智能建筑青睐有加,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众多学者及建筑师的目光。同时,智能材料也作为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关键词高效率适应智能化1引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智能建筑“这一个新的概念性名词在建筑界诞生。1984年,美国康狄格州建成的“城市广场“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办公楼。1985年,日本建造的日本电报智能大楼(NTT-IB)则再一次明确了智能化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1何不断更新、补充内容。智能建筑比较合适的定义还是如美国智能大厦协会(ATBT)那样较抽象的说法为好。其定义是:智能建筑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并且帮助大楼的业主、业务管理人、租用人等注重费用、舒适、便利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冇考虑到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的适应能力。智能材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Clause等人将光纤埋入聚合物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屮,称Z为自适应材料(Adaptivematerial),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智能材料的首次实验。然而智能材料概念的提出则产生在二十枇纪八十年代中期。师昌绪院士通俗乂深刻地指出:智能材料是机敏材料加控制功能,机敏材料就是完成感知(Sensing)和驱动(Actuating)功能的材料。杨大智院士则给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能实吋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做岀所期望的、能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或材料的复合。”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智能材料的组成是一种结构系统,而且指出了该结构系统的“智能特性”的木质。因此,我们通常所指的智能材料,实质上是指在智能结构体系屮的功能材料或是具有智能特性的功能材料。⑵当这种材料与智能结构系统联系在一起时,它便是智能材料;当它与智能结构系统隔离开来,则仅仅是一种功能材料。所以可以说,被智能结构系统所覆盖的智能建筑是智能材料的载体。,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有较大的发展。近年來,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和继建成了一批具有和当水平的智能建筑,如北京的发展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深圳的天安数码城等。1996年1月在我国上海,建筑部召开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智能建筑设计研讨会,对我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华东建筑设计院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智能建筑设计指导文件----上海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已正式公布实施。当前国内智能建筑开始转向大型公共建筑,例如会展中心、图书馆、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