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轴型皮瓣治疗多发性褥疮一例.pdf.pdf

格式:pdf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轴型皮瓣治疗多发性褥疮一例.pdf.pdf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6/1/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轴型皮瓣治疗多发性褥疮一例.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42·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7年第2卷第6期ChinJInjuryRepairWoundHealin~(ElectronVer).December2(X),女,59岁。脑梗塞并发右侧肢体瘫痪、长期卧床一年,Ⅱ型糖尿病5年,全身多处压迫性褥疮半年。人院体检:℃,P86次/分,R2O次/分,BP150/85mmHg,营养较差,神志恍惚,心、肺、腹均未见阳性体征,右侧上、下肢感觉迟钝,肌力:I一Ⅱ级,右侧背部第十、十一肋水平处可见8ca×15cm皮肤软组织坏死、黑色痂皮形成,深达肋骨;骶尾部可见5cmx8cm创面,深达骶骨;右侧大转子部可见6ClII×8cm创面,深达股骨;左侧大转子部亦可见4cm×6cm类似创面;双侧膝部、右小腿内侧均可见较浅的的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共计7处。入院后给予纠正一般情况,控制血糖后,上述各部位褥疮先后行以下轴型皮瓣手术治疗。二、:患者左侧卧位,首先进行扩创,根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以胸背动脉为蒂,以胸背动脉外侧支走行为轴线,皮瓣面积为9cm×16cm,自腋后缘沿背阔肌外缘2cm处作斜行切口,将皮瓣向两侧翻开,显露背阔肌外侧缘,辨清背阔肌与前锯肌间隙,钝性分离并向内侧翻起背阔肌。在肩胛下角水平距外缘2cm处,可见胸背血管神经束位于肌肉深面,妥善保护。辨清血管神经在肌肉内走行,用手指由外向内,由近向远钝性分离,直至所需长度和宽度。自远端切断皮瓣向后侧旋转修复创面,供瓣区拉拢缝合。:以臀下动脉及其股后皮支为蒂的臀股部肌皮瓣,切取范嗣大,皮瓣旋转轴位于坐骨结节上方5cm臀下动脉出梨状肌下缘处。皮瓣切取后对臀大肌功能影响较小,供区创面通常可一期闭合。首先确定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以该点至胭窝中点作一连线,此为皮瓣设计的轴心线,在该线两侧设计舌型皮瓣,远端至胭窝上10cm。皮瓣自远侧切开,在深筋膜下由远而近逆行切取。至臀大肌下缘时,在肌肉深面向上解剖,使臀大肌下部包含在皮瓣内,以免损伤在臀大肌下缘浅出的股后血管和皮神经。部分臀大肌由内、外侧切口切断,掀起皮瓣向前旋转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以臀上动脉为轴作者单位: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整形科(张林清、吴学田、姜官燕、李晓巧);26102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孙乃英)通讯作者:张林清Email:******@,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作一连线,以此为皮瓣设计轴心线,皮瓣旋转轴心位于连线中、上3/1交点,即臀上动脉出梨状肌上缘处。患者取俯卧位,按皮瓣设计先做臀部外上方切口,在相当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弧形连线上,注意寻找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两肌之间为疏松结缔组织,很容易钝性分离。掀起臀大肌即能清楚见到3~4支臀上动脉浅支血管走形于肌肉深面。用手指在臀大肌深面向皮瓣远侧分离,臀大肌上部纤维移行于髂胫束处与大粗隆间有滑囊相隔,容易分离。远侧皮瓣切开后,根据血管走行情况作内下方切口。尽量保留从臀下神经来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