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富硒高山大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富硒高山大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1/26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富硒高山大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富硒高山大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方案一、合理选种,提高品质。海拔900米以上高山,气温较低,四川区域内高山湿度大,部分背山区光照时间短,进行大米种植,要进行品种优化筛选,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推荐品种1、 瑞优425:株高90厘米,苗期长势较旺,叶色深绿,剑叶直立,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5万,,每穗平均着粒153粒,%,,谷壳秆黄色,部分有短芒、颖尖紫色。品质测定:%,%,粒长7毫米,,垩白粒率38%,%,胶稠度66毫米,%,%O平均全生育期158天,。栽培技术:①适时播种:秧龄30天左右;②合理密植:-;③科学施肥:需肥量中等,亩施纯氮10~12公斤。适宜区域:海拔800〜900米山区。2、 花优926:,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中长、直立,叶宽中等,叶色浓绿,叶鞘、叶耳、叶枕、柱头、叶缘、颖尖有色,,穗呈纺锤型,,,,,易落粒。谷粒长椭圆型,赤黄色,无芒,2011年米质检测:糙米率81%.%.%、、、垩白粒率19%.%.%.、透明度1级、%,达到国标二级优质标准。全生育期158天,熟期转色好。2012年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试点无稻瘟病重发的记载。产量表现:参加2011-2012年云南省杂交釉稻品种区域试验,,%,增产点次率90%。2012年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0%0适宜区域:海拔1350米以下粘稻区种植。3、德优4727:株高108厘米,株型适中,叶缘、颖尖、节间为秆黄色。穗长24厘米,,,,,落粒性好。2011年米质检测:出糙率82%,%,%,垩白粒率20%,%,%,胶稠度87mm,粒长7mm,,透明度1级,、%,达到国标三级优质标准。全生育期159天,熟期转色好。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试点无稻瘟病重发记载。产量表现:杂交粘稻品种区域试验,,%,增产点次率80%。生产试验,、%,增产点率80%o适宜区域:海拔1350米以下稻区种植。二、设施改造,提高产量。山区土质偏瘦,土层较薄,应着重有机肥(推荐美农欣,每亩50kg)的施用,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和抗旱抗寒能力。山区灌溉条件不好,规模化种植要进行水利设施改造,提高用水供排能力,避免干旱和暴雨次生灾害。三、精细管理,创造效益。K秧苗期:抓好育秧管理,把好壮苗炼苗关。及时育苗,避免倒春寒引起低温冻害。待2叶1心期及时揭膜炼苗,早晚覆膜保温。秧龄期根据品种特性,一般40天左右,及时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