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
实习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燕辽沉降带东段、古山海关隆起南缘的柳江向斜盆地内。其出露的地层中生界以前属华北地台型,而中生界侏罗系属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由于构造运动影响,使区内普遍缺失了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其它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本区的地层层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见柳江盆地综合地层柱状简图(图10-5)。
图10-5 柳江盆地综合地层柱状简图
(Pt3q)
(qx)
下马岭组为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花岗岩之上,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以张崖子村西剖面出露较全,可作标准剖面,厚度91 m。本组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下韵律底部是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向上过渡为紫色、黄绿色杂色页岩。与下伏绥中花岗岩(γ2)呈沉积接触关系。
(qj)
本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厚度28 m。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下马岭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净砂岩,其中含有大量的海绿石,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Pz)
(Є)
府君山组(Є1f):区内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层,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厚度146 m。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属浅海相沉积,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
馒头组(Є1m):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地层厚度为71 m。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或砖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本组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本组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泥岩的特点是颜色鲜红(砖红),成块状,无层理。
毛庄组(Єlmo):与馒头组相似,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较丰富,厚度约112 m。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含少量的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为猪肝色。本组与馒头组在野外通常简称馒毛组(Є m-mo)。
徐庄组(Є 2x):分布比较广泛,东部落西剖面出露比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厚度101 m。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
张夏组(Є2z):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良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本组地层厚130 m,属浅海相沉积。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