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孟子.ppt

格式:ppt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子.ppt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6/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孟子》导读陕西师范大学?一.《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二.《孟子》的结构及列入经书的时间?三.《孟子》的主要思想及特点?《孟子》研究概况??.《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所含蕴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思想学说,不仅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以科学、冷静的态度研究《孟子》,历史、辩证地分析《孟子》,对于我们如实正确地把握《孟子》思想,批判地继承祖国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孟子》的成书时间及作者,古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以东汉赵岐、南宋朱熹为代表,认为该书完成于孟子生前,作者是孟子自己。?二是:以唐代韩愈、北宋苏辙为代表,认为该书是孟子死后完成,是由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记述的。?三是: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所说,孟子周游列国,因所述“唐虞三代之德”与“所如者不合”,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由此人们认为《孟子》一书在孟子生前已基本完成,主要作者是孟子自己,但有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写作。我们认为司马迁的话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他距孟子生活的时代较近,所见到的和所听到的比后人多且更为确实,所以第三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85年—约前304年),名轲,邹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相传其祖先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因家道衰落,从鲁国迁至邹国。孟子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幼年受到了母亲严格而精心的教育。年长后,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赵岐《孟子题辞》)。他非常崇拜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推许孔子是先代圣人中“集大成者”。表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曾为自己不能亲身接受孔子的教诲而遗憾不已,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但他一直以孔子忠实信徒自居,一生致力于弘扬和发展孔子的学说,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宋代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邹城孟母三迁祠?然而,由于孟子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情”,“与所如者不合”,故此一直不受重用,孟子深感失望,七十余岁时,就不再出游,“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阐发其思想。据《孟子》载,他曾效法孔子周游列国,先后游说齐、宋、薛、邹、鲁、滕、梁等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梁惠王恭敬地表示“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上》)。齐宣王诚恳请求孟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梁惠王上》),打算在国都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公孙丑下》);还加封孟子为“齐之卿相”,令其“出吊于滕”(《公孙丑下》)。亚圣庙二.《孟子》的结构及列入经书的时间?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共有七篇,这七篇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孟子》有十一篇。除流传于今的七篇外,还有外书四篇,即:《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赵岐认为外书是后人伪托之作,他说:“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因此不给它作注,以后便逐渐亡佚了。《孟子》七篇都是取首章第一、二句中二三字为篇名,并无实际意义,在这一点上与《论语》相同,所以赵岐据此说《孟子》是拟《论语》而作。篇下分章,每篇章数不一,全书共计二百六十一章。每章字数不等,多则千余字,少则十几字,全书共计三万五千三百七十多字。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汉代:其地位远不能同儒家经典相比。虽然东汉班固视《孟子》为子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其归入子部,但当时人们普遍只把它看作辅翼“经书”、解释经义的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督造,于成都文翁石室礼殿东南,楷书《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公羊》、《穀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唐代开成石经《孟子》拓片?北宋:宋太宗时又加翻刻,《孟子》始列入经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正式将其著录于经部。哲宗元祐年间,《孟子》被作为科举取士的试士内容。南宋孝宗时,朱熹将《论语》、《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并悉心为之作注,确立了《孟子》在经部的地位。?元明清三代:《四书》被定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孟子》成为学者必读之书。唐代开成石经《孟子》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