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Alphago 2016/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GIS的应用已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军事战略、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近年来,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革命性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海洋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同样是光明的,“数字海洋”将是一个可及的未来。因此,利用成熟的GIS手段管理海洋环境信息,实现海洋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美好前景是可以预期的。建立南海近岸海域环境海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对于该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防灾减灾等的现代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水深、浪大,我国大部分的台风均在此登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同时,南海的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集、工业化及城市化步伐比较快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人为灾害”。大量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水向环境释放,最终向海洋排放,致使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恶化、赤潮发生频率上升,海洋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纳污对象和“代价”,环境的承受压力与日俱增,严重地威胁和制约着日益增长的海洋经济。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广东约占21%,,为全国之最。据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其中重金属8,457吨,COD2,140,000吨,石油类70,900吨。同时,与发达经济共存的繁忙的海洋运输业不但带来了严重的船舶污染问题,而且船舶的意外事故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时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石油进口量的迅速增加,使港口和沿海油轮密度增加。2006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各类油轮达到162,949艘次,平均每天446艘次。南海海域覆盖了我国1/3以上海岸线,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输送口岸之一,船舶溢油污染风险尤其需要引起重视。1999年3月下旬,在珠江口发生海难,造成溢油事故,据报道,该事故对珠海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0万元,清污成本725万元。对于如此严峻而复杂的污染情形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恶化的可能性,加强对南海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管理,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手段和3S(GIS,GPS,RS)技术,建立科学、快速、准确的监测、监督管理系统就显得尤其必要了。,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目前,我们的海洋环境管理和决策中,所依赖的技术手段还是相当有限的,面对大量(甚至是海量)的坏境信息却难以做到快速、准确、科学地做出管理决策。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环境资源的探测手段不断改进,卫星、航空遥感、自动站等所组成的立体探测网络,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探测仪器,为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环境资源数据。然而,这些环境资源信息与空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交叉、多维的,在处理空间的多重属性关系上,一般的表型关系数据库已不能满足我们要直观、快速了解环境现状的要求,这不但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使我们的海洋环境管理和决策工作远远地落后于社会需求。南海的近岸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海洋经济更是一日千里,直观、快速、及时地展现南海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现状,不但是形势对管理手段的要求,而且也是海洋管理为周边地区经济建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