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11/30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编制全椒县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全县畜禽养殖方式逐步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在面临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威胁和“瘦肉精”、三聚***氨奶粉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冲击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稳定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畜牧富民计划”、“畜牧强农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畜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一)养殖总量明显增加。、、、家禽1675万只,,%,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2104户,%,比“十五”,生猪、肉禽和奶牛养殖已被列为全省优势发展区域。(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安徽绿健种猪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AAA种猪企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生猪、优质黄羽***、青脚麻鸡、樱桃谷肉鸭、天府麻鸭、皖西白鹅、四川白鹅、波杂山羊、荷斯坦奶牛等畜禽良种全面推广,猪、牛、羊、禽良种率分别达92%、73%、85%和94%。(四)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先后有25个养猪场被列为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滁州温氏小王种鸡场、滁州华农喻河原种猪场和安徽绿健种猪场、金凤凰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认证。(五)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安徽达诺乳业、全椒未来饲料跻身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滁州温氏、滁州华农、管坝牛肉和隆盛禽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滁州温氏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座产能20多万吨的饲料厂、年孵化苗鸡1600万只的小王种鸡场、年产8万头商品仔猪的小王种猪场和中心种猪场,发展合作养殖户500多户。南京雨润集团独资的全椒福润禽业有限公司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项目已经建成。全县78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密切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连接,推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六)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创立了“达诺”和“妙客”乳制品、“管坝”牌五香牛肉、“咯咯宝”牌鸡蛋、“华山”牌草鸡、“未来”牌系列饲料等优质品牌,并获得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申报并获得“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8个。(七)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5元,比“十五”末增加500元,%,%%。(八)项目建设成效突出。全县争取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奶牛补贴和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续建项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等畜牧业支持项目,全面贯彻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等畜牧业扶持政策,争取各级财政扶持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畜牧业发展。(九)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制定并印发了《全椒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落实了财政专项资金,健全了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立了集中免疫和平时补免相结合的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制度,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授予“全省动物防疫先进县”称号。(十)畜牧兽医管理服务能力得到加强。贯彻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兽药、饲料、种畜禽、畜产品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及时启动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县畜牧兽医局及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办理了183名大集体兽医人员社会养老保险,为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仍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存在圈舍条件简陋、设备设施不全等问题,特别是必要的消毒隔离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普遍缺乏。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弱,人员不足、设施缺乏,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动物防疫和技术推广工作的需求。二是产业链条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