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1/30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第4章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图集号:03G101-1)。,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和与其相关联的柱、墙、板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的梁可不注)。,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该项为必注值。其中,。,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该项为必注值。包括箍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例:******@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箍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例:13******@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15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例: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六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12为架立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例:322;3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22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320的通长筋。,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