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11/30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题姓名:(职务/职称:)得分:一、填空题(2分/空)、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3.Ⅰ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安全柜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试验对象不受污染。,以后定期复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二、选择题(单项)每题4分,共计20分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A、1人B、2人C、3人D、4人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A、3年B、4年C、5年D、6年4、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A、1名B、2名C、3名D、4名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A、10B、20C、30D、40答案:1、AB2、B3、C4、B5、B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何为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2、何为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3、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浓度与作用时间;(2)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3)pH值;(4)有机物;(5)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6)微生物的数量。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生物膜:细菌可粘附于利于生长的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细菌比浮生菌对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2)微生物的数量和环境(3)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消毒因子的杀菌能力增强,杀菌速度加快(4)湿度:相对湿度最适宜时才能发挥消毒的最佳杀菌作用(5)酸碱度:含***消毒剂在酸性条件下杀菌作用明显高于碱性。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呈单体状态,当pH为6时,单体开始出现聚合倾向,当pH为9时,这种聚合体作用达到最快,失去杀菌作用,但是,—。(6)有机物:对消毒效果有双重影响,一是保护微生物免受理化因子的作用,二是消耗消毒剂(7)化学拮抗(中和)作用。5、空气消毒应注意的事项(1)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消毒剂与带菌颗粒接触;(2)保持室内密闭,消毒后通风;(3)物理法消毒,要注意消毒器放的位置,有利于空气循环通过消毒器,没有死角;(4)通过消毒器的风量,应是室内体积的8-11倍;(5)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在有效空间体积内使用;(6)进行空气消毒同时,应湿式打扫地面、物品表面。检验科生物安全考核试题答案姓名:(职务/职称:)得分: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D)   A生物安全柜    B防护服   C口罩         : (B)   A规范操作      B戴眼罩   C加强人员培训     (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A )   A城市铁路   B飞机   C专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 )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11月12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5年6月1日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计80分)(1)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有哪些,有哪些使用的基本要求?   1、生物安全柜,放置在人员走动少,离门较远的位置,与墙保持30cm。   2、高压蒸汽灭菌器,按期检查验证。3、洗眼器,靠近出口处。(2)进入BSL-2实验室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应穿工作服,外加防护服   2、戴口罩、帽子,戴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后再次使用。   3、微生物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外面时应该有防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等。(3)实验室的废弃物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临床实验室的废弃物主要是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4)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真菌的平皿和试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