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doc

上传人:2982835315 2016/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页脚转移支付制度论文财政关系论文: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要处理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各级政府间的财政不均衡程度,最终实现财政均等化。但是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与财政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它既要努力实现财政均等化目标,又要照顾在原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维持它们的积极性,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这也就决定了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必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关键词:转移支付;问题;,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由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三大部分组成。(1)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有特定的用途,地方必须把资金用在中央指定的项目上,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支农支出补助和社会保障补助。(2)税收返还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维护地方的既得利益而实行的一种资金分配方法。包括“两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页眉..页脚(3)体制补助是固定数额的补助,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或减少,主要分为定额补助(原体制补助)和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定额补助是包干体制下中央对地方的补助项目,企事业单位补助是由于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改变而进行的改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是不断增加的。2004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规模达到了6028亿元,相当于1994年的12倍。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260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3423亿元。中央对地方的补助比例逐步提高,1993-2004年,%%,分地区,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补助比例上升幅度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数额还会不断增大。,设立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此外中央还设立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从而推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大多分配在财力比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2004年全部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86%,东部占14%,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中,中西部占91%,专项转移支付中西部占82%。这些都大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页脚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另外一个是地方政府自己安排的资金。2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我国一直在不断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是与传统的财政体制改进交织在一起的,比较复杂,要改革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所以与国外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转移支付依据不明确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数额及方向是依据二者之间的事权进行的,属于中央的职责范围,就需要中央进行资金安排,属于地方的,则需要地方去行使自己的职责。但由于我国在进行分税制改革时,并没有界定清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造成了二者事权的重叠、模糊和遗漏。事权界定不清,财权也就界定不清,故而造成转移支付的依据不明确,造成资金的重复使用,或资金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浪费了资源。,结构不合理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社会也在不断完善,有很多东西都在改革。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使改革顺利进行,中央政府往往会采取设置转移支付的办法。如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而设立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为配合增资政策实施而设立的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但对这些补助形式并没有进行合理整合,不利于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页脚种形式。我国的现状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过大,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预算支出的所有科目,这都是不合理的,操作起来也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我国现在转移支付数额计算没有一个科学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观因素太多,造成制度透明度不够,缺乏公允性,地方之间待遇有差异。例如从原体制中保存下来的体制补助,其数额确定就是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随意性太大,没有科学的依据;税收返还是为了维护地方既得利益而设置的,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税收返还采用基数法确定,数额多少是建立在地方原有财力基础上的,这就会造成富的地方得到的返还数额越多,穷的地方越少,这不仅没有缩小差异,反而进一步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