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生物化学课件001.ppt

格式:ppt   大小:1,568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化学课件001.ppt

上传人:wwlgqnh 2019/12/1 文件大小:1.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化学课件00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概念: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产物0时间初速度酶促反应速度逐渐降低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和表示方法1、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原因:(1)底物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减少;(2)酶随反应时间的延长部分变性;(3)随时间延长,产物增加,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4)产物增加,逆反应速度增加。测定酶活力时应注意:(1)应测反应初速度(initialvelocity)(2)酶的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3)测酶活力时应使反应温度、pH、离子强度和底物浓度等因素保持恒定。(4)测定酶反应速度时,应使[S]>>[E]。(1)酶活力单位惯用单位: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的产物或消耗一定数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国际单位(IU):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1976)1催量(1kat)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使1mol底物转化产物所需的酶量。(1979) Kat与IU的换算:1IU=×10-9Kat, 1Kat=6×(2)酶的比活力(specificactivity)比活力:指每mg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一般用U/mg蛋白质来表示,比活力说明酶的纯度。(3)转换数(TNorkcat)转换数(turnovernumber,即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变的分子数)表示二、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S]与v关系:当[S]很低时,[S]与v--一级反应当[S]较高时,[S]与v--混合级反应当[S]很高时,[S],v不变--零级反应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推导了米氏方程Km即为米氏常数,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一)米氏方程的推导中间复合物学说:[ES]生成速度:[ES]分解速度:当酶反应体系处于恒态时:P→0忽略这步反应k1k-1k2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