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拿什么评价你,我的孩子【摘要】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期结束时最烦恼的事莫过于给孩子们给孩子们适当并正确的评价,每到这时候我总是觉得自己已经用尽了所有可以用的词儿,但最后读来却发现还是很多重复或相似的地方。面对此种情况我有所反省,之所以自己没有更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孩子,是因为平时没有深入的了解,敏锐的洞察以及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如若要改变之前的状态,必须在教学或生活中善于观察,做到公正、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孩子。【关键字】评价平等鼓励内容真实【正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面对他们我们应该用一颗童真的心与之交流,“沟通从心开始”,在沟通与交流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可爱与闪光点,通过评语给孩子的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对自己和孩子间相互的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孩子,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道德上和教学上的一种艺术。“教育是人跟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理解是沟通的基础,我们要和孩子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和谐的关系,在心灵上要与孩子有一种民主和谐的交流平台。这样会给孩子一颗更健康的心灵。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面对教师的评价,孩子们深信它的真实,“丑”的评价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美”的评价则让他们欢欣鼓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感人心者,必先感其人”,如何给孩子写评语,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师生平等,尊重孩子你我平等的关系是心灵交流的基础,它最能够拉近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而这种爱的核心就是尊重。“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在评语和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它为师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为孩子真心向教师敞开心扉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二、文道结合,以理服人孩子的成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成长的道路中,会产生许多的迷惑、苦恼。引导得好,会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引导不当,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每次作文或周记中我都会写上一段针对他在文中所产生的情绪或心情的评语,时而激励,时而疏导。有些学生还会在我的评语后给我回复,看着很温馨。因此,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挖掘评语积极向上的育人作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充分发挥评语评价的教育性,让孩子从评语评价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三、鼓励为主,欲贬先扬“任何时候都不要争于揭发儿童不良的,应受指责的行为,应该让儿童表现出克服自己缺点的内在精神力量,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宜直接提出,如果那样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容易接受,甚至造成孩子跟教师的对立情绪。而必须采用一种合理的沟通方式,让教师的愿望转化为孩子自己的一种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激励性评价应避免片面的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即使孩子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孩子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孩子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孩子都会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原因就在于指出孩子不足时,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