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汉代的琴曲、琴艺及文人的琴缘.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代的琴曲、琴艺及文人的琴缘.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2/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代的琴曲、琴艺及文人的琴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代的琴曲、,,不过,,也有不少名人弹琴赏琴,,还有大批文人擅长弹琴,欣赏琴艺表演;琴曲的整理在汉代也成就斐然,,文人自身的丰富性通过赏琴,弹琴,..炳一海汉代不少文人是丝竹高然曩………一…一'…"刁而,他们的操缦弹弦往往和荣辱毁誉缘相伴随,这种技艺一方面使他们博得风流才子的美名,同时又往往在政治上带来厄运,,"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两人的婚姻最初是由相如弹琴引发的,他以琴相挑韵l5汉代的琴曲,琴艺及文文史百墨故事,成为文坛趣闻,衍生出不少和琴相关的细节.《初学记>卷l6着录南朝梁元帝萧纲的《纂要>,列举古代十二种名琴,,但可以看出后人对司马相如琴艺的关注和欣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只是记载相如"以琴心挑之",,徐陵编撰的《玉台新咏>卷9收入了琴歌二首,并说成是司马相如弹琴时所唱:风兮凤兮归故乡,,,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皇兮皇兮从我栖,,中夜相从知者谁?Sg兴俱起翻高飞,,后来成为男性求偶的固定用语.<琴歌>之所以把相如和文君比作鸟中之王的凤凰,固然是出自对两位才子佳人的喜爱,同时也和古代音乐起源传说密切相关.<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最初刨制十二律的伶伦,.<琴曲>作者把十二律起源的传说和相如的逸闻轶事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托名于相如,以凤求凰为意象的<琴歌=}.相如琴挑文君一事,后代浪漫人士视之为风流趣事,,,擅长弹琴吹笛,"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汉书-?马融歹l】传>),,今陕西风翔尚有绛帐镇,就是由此得16{一——-_Il}??1'茬曩誉i罐i霉譬#,对他这种施教方式提出批评的也不乏其人,范哗在《后汉书?马融列传》的史论部分就指责他"奢乐恣性".汉代还有的文人由于弹琴而与政治上的吉凶祸福纠结在一起,桓谭,,学者,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擅长弹琴.《艺文类聚》卷44引《东观汉记》载:上尝问宋弘通儒之事,弘荐桓谭,谭善鼓琴,喜郑声,,遣吏召谭,责问之,谭叩头良久,,谭为之失次,上问之,,又由于获罪之后心情紧张,弹琴失态,未能演奏好而受到天子的疏远,真可谓成也弹琴,败也弹琴,,琴艺高超,琴理精深者莫过于蔡邕.《后汉书?蔡邕列传》说他"妙操音律",又讲述了和琴相关的逸闻:'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日:"此足以当之矣.",,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蔡邕因为善弹琴确实遇到许多麻烦: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倌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行到偃师,称疾而归.(《后汉书?蔡邕列传》)此事发生在桓帝延熹二年(159),当时蔡邕22岁,是丝竹高手,名气很大,连朝廷的宦官都想亲耳聆听他的演奏,而蔡邕对这些为非作歹的宦官又深恶痛绝,因此,他半途称病返回,并作《述行赋》,不肯进京,为他赢得了荣誉,受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