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AWGN信道下线性分组码性能研究与仿真学号09010125学生姓名宫旭瑞专业名称通信工程所在系(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指导教师李殷2013年5月30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宫旭瑞学号09010125专业通信工程系(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设计(论文)题目AWGN信道下线性分组码性能研究与仿真题目分类□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工程(如CAI课题等);■专题研究;□艺术设计;□其他题目来源□自然科学基金与部、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院级课题;■自拟课题□其他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组长及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备注李殷讲师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组长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信道编码是为了改善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由于实际信道存在噪声或干扰,发送码元和接收码元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差错。一般来讲,信道噪声和干扰越大,码元产生差错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一类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的编码方式,使得传输差错尽可能小。从信道编码的构造方法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中加入一些多余的码元,以保证传输过程的可靠性。而信道编码的任务就是构造出以最小冗余度换取最大抗干扰性能的“好码”。本课题要求:研究通信信道的特性;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基本理论,循环码的性能;用MATLAB仿真AWGN信道下线性分组码性能;应完成的工作和提交材料要求:开题报告:3000字左右;论文的中文摘要:200-300字左右,包含关键词,并译成英文。英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论文正文不少于15000字;尽量结合课题,翻译15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参考文献中,主要的文献应达到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少于4篇,参考文献目录按GB/T7714—2005的要求填写):[1][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徐明远,邵玉斌。MATLAB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6][M].Addision-pany,Inc,1997[7](4thed.)影像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论文)进度计划(从正式启动时间开始,以周为单位填写):第1周-第2周课题调研、查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第3周根据查询的资料确定总体设计思路,-第7周毕业设计单元部分研究,并设计出整体框架第8周完成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第9周-第15周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上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查评阅设计报告,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学生修改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第16周进行毕设答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教学单位意见审核人签字:年月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AWGN信道下线性分组码性能研究与仿真》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有关保管、使用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论文;③学校可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本人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题目AWGN信道下线性分组码性能研究与仿真摘要差错控制编码技术是为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而建立的一门信息处理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和演变。而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它也作为一项标准技术被广泛采用。鉴于线性分组码在差错控制编码领域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以Hamming码、BCH码为例,着重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线性分组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传输性能。本文从理论出发,首先对差错控制编码的相关知识和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