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越来越迷茫的新农村建设.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越来越迷茫的新农村建设.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2/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越来越迷茫的新农村建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召琢“农民要想富跳出农门谋出路”,这是不少到过华西、南山、长江等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参观的朋友私下发出的感慨。不知为什么,巨岳也有同感,但凡取得辉煌成就的‘新农村建设’领军典型,基本上都是靠搞非农产业起家的。当今几乎所有中国农民,如果不外出打工搞点非农活动,单靠种那一亩三分地将毫无出路。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镇南山村,靠5000元办起工副业,而后滚动发展,陆续上了精纺、热电厂、铝业、酿酒、轻合金、旅游、电子软件、农科园等项目,形成了多产并举的繁荣局面,并先后兼并了周边11个村,如今,南山村总资产175亿元,年销售收入126亿元,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村民人均年收入15000元,家家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别墅小楼。江苏华西村70年代“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声,检查的走了,就转身进工厂”搞非农产业。。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2010年实现销售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600万元--2000万元。华西目前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名义上是农村实际是城市。江苏长江村的李良宝1961年,担任生产队的会计。1971年,调至长江村从事经济建设,随后就创办了窑厂和五金厂,后办起了长江化工厂、螺帽厂、农机队等企业。1972年,以700元集体资金起家逐步缔造资产雄厚的新长江集团。2011年长江村下属的新长江集团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195位,在中国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13位,强大的经济实力让长江村每年都给村民派放各种福利,从最早的送别墅、送股份,到后来的送现金,送消费券,一直到2012年的送黄金,让村民得到了实惠,是江阴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河南南街村的王宏斌80年就认识到在七分地里刨食,永远也刨不断穷根,要想富,必须搞企业。当年日产20吨的面粉厂终于建成,次年全县规模最大的砖厂建成投产,工业产值达到40万。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到2010年,资产已经积累到30亿。我们不能否定这些村冲破政策束缚,走出一条跳出农门,就地转型跨越步入城镇化的成就。他们走的实际不是农业发展的道路,而是新农村名义下的非常特殊的非农化城镇化的道路,他们的发展模式不具普遍意义。他们名义上是“村”,实际是工业园区或非农业的城镇。将他们定义为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典型让各地农村效仿,不仅不可能获得成功,反而会使中国农业误入歧途,甚至派生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高层和农业部门将这些“村”标榜成“新农村建设典型”,是失策者对成功叛逆者的无奈‘招安’,与破落户拉几门富亲戚炫富一样可笑和无聊,更改变不了中国农业政策基本落伍的现实。5月13日,中科院发布报告称,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韩国差36年。目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仅为美国的1%。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未来40年,,。为此,专家们提出建议,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我赞成中科院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