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物联网样板间建设方案详细40.doc

格式:doc   大小:1,091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联网样板间建设方案详细40.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12/3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联网样板间建设方案详细4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X物联网实验室设计方案目 录1. 方案背景 32. 建设目标 33. 方案特色 44. 总体设计 5. 实验室平面布置设计图 5. 各系统区域和主要功能 55.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7. 系统设计 7. 系统功能 7. 设备清单 10. 实训内容 136. 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 15. 系统设计 15. 功能设计 16. 设备清单 17. 实训内容 247. 物联网智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 25. 系统设计 25. 功能设计 28. 设备清单 29. 实训内容 338. 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 34. 概述 34. 系统设计 34. 功能设计 37. 设备清单 37. 实验教学内容 399. 物联网人员定位系统 40. 概述 40. 系统设计 40. 功能设计 42. 设备清单 43. 实验内容 4510. 主要产品介绍 46方案背景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概念是庞大和丰富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现有的专业门类和技术体系,而在其系统集成和应用端,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将能够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家居等几乎所有的领域。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2009年11月3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两会期间,物联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目前,物联网技术还属于一个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学习与掌握物联网的技术理论,发展方向及其行业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2010年最新的教育部通知已将物联网、传感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重点,开始鼓励各高校申报相关专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建设目标本次物联网实验室拟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五大系统: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农业大棚、智能交通、人员定位系统。用相应的终端设备和传感器将系统中的“物”联系起来,有效展示物联网在五大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展示性,同时便于二次开发。系统的信息展示除在个系统中配置相关显示屏外,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与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大厅的LED全彩大屏相连,将相关信息在中心大屏上发布和监控。方案特色系统性:方案的设计是在详细分析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覆盖传感层、接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各个层次的主流技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实训解决方案。同时,整个实验室设备可连接为一个局域网络并可接入到校园网,配以功能强大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跟踪管理学生的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结果,为教学效果分析提供及时并详细可靠的数据来源。模块化: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配各种模块组建实训环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并易于扩展。易操作:采用一体化的操作台,集成监控屏幕、传感器、执行器件、跳线、开关、监控仪表、串口插槽等;并采用可视化的监控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真正的“透明”教学:通过直观和形象的应用场景,使学生可以直接体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开放产品设计的软硬件资源,同时配套详细的教学试验文档,让学生以工程开发形式学习原理知识,融会贯通各个学科的知识,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总体设计实验室平面布置设计图各系统区域和主要功能如上图所示,实训室共分为如下几个区域,各自功能如下: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展示与实验系统,包括家电控制、环境监控、灯光控制、窗帘控制、安防、小区呼叫管理、远程监控等内容。农业大棚系统智能农业温室大棚,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大棚内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的监控以及照明、灌溉、通风等的控制,可用于教学、实验和展示等。智能交通系统模拟智能交通,实现车位监控、停车场引导、收费、道路流量监控等,实现相关内容的展示和实验教学。环境监测系统:在实验室中,放置环境监测系统的服务器以及显示大屏幕,在教室的底部靠窗处放置一个42寸屏幕,并放置一台服务器用于管理和配置系统的数据。走道及人员定位系统:,在实验室的四周放置4个Z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