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7
文档名称:

货币银行学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7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货币银行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zhuhl0912 2014/3/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货币银行学课件.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
本章从讨论货币的概念入手,来探明货币的起源,阐述货币的职能和分析货币的定义。主要内容包括: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的计量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第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第四, 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
从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起源之一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
普遍等价物的出现:布、盐、烟
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齿贝
(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
贝币的原因: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
珠玉(上)、金(中)、刀布(下)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
陏唐:通宝(重量单位不再)
宋、元:纸币出现
明清:银、钱并用
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货币的发展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其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等同的.(货币的额定价值与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有三个基本特征: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本身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
2、金属货币(足值货币)
铸币,,: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加工的.
劣质铸币: 不能称之为实体货币,因为其价值大大降低于规定的价值.
3、信用货币(可兑现的)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英国)::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银行券的发行必须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与信用保证。
银行券
早期的银行券是分散发行的,各银行都可以凭借自己的信誉和能力发行银行券,其前提是必须保证随时可按面额兑付金币、银币。到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券完全成为不兑现的,现代信用货币代替了表征货币。
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