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淮海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分析摘要:淮海经济区,是一个松散的经济型组织,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20个地级市组成。本区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8个,另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处。文章对区内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区内各城市旅游开发的核心产品、形象定位及开发竞争力。根据分析,提出沿河、沿海联合开发,资源深度开发等建议。关键词:淮海经济区;淮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淮海经济区概况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地级市组成。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毫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该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地处沿海中心位置。该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区内有泰山、曲阜等历史名胜和孔子、刘邦、项羽以及周恩来等众多名人遗迹,是中国旅游内涵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云港)一霍(尔果斯)、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为天然深水良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淮海经济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在历史上也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其共同的文化朔源便是淮海文化。由于这一区域既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故对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探讨分析,以使区内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充分发挥区域联合优势,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十分必要。二、淮海经济区域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 、北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西部、南部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本区东部沿海既有阳光、沙滩、碧海(3S)的滨海景观,如日照、连云港。又有滨海湿地的生态景观,如盐城。北部主要分布有山体景观,如泰山、蒙山和莱芜大峡谷。本区的西部、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历史文化等人文类旅游资源,如西部开封的宋文化,中部徐州的两汉文化,南部蚌埠的淮河文化。 、北部一些地区分布有自然旅游资源外,其余西部、中部和南部都是以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气息浓郁,如济宁的孔孟文化,河南鹿邑的老子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商丘的先秦文化、商文化,连云港、周口的史前文化,开封的佛教文化,徐州、蚌埠的古战场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又有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以及黄河文化、淮河文化等大河文化旅游资源。另外还有菏泽的花卉文化、盐城的盐文化、亳州的养生文化等比较有特色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可见,人文旅游资源在本区分布相当广泛。 、运河分布淮海经济区内有京杭大运河、淮河、黄河等多条河流通过,因此,有许多沿河城市都进行了自然水体类及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济宁(运河之都)、枣庄(江北水乡)、宿迁(楚风水韵,休闲绿都)、淮安(漕运之都)都对京杭运河进行了旅游开发,都在打“水都”的牌子。又如淮河流经的阜阳、蚌埠分别开发了“颍州西湖”和“淮河风情”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