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气象事业.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事业.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事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节气象事业一、测报机构1958年10月,南通县政府在金沙镇西洋桥西首建南通县气象站,1959年5月划由县农林局分管,1962年2月,升为县人民委员会直属单位。1962年重新改由县农林局代管。1981年1月,更名为南通县气象局,复归县政府直属机构序列,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挂气象局、气象站两块牌子。1984年9月重新更名为县气象站,下设测报、预报、农业气象三个股。1990年再度更名为南通县气象局,对外服务沿用南通县气象站名称。1992年末,有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5人。1993年,南通县气象局更名为通州市气象局,为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管理职能,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对***“通州市气象局”、“通州市气象站”两块牌子。2001年末至2002年初,按照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统一部署,进行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改革后的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气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科、市防雷设施检测所。2002年10月,根据事、企分开原则,组建通州市天安气象服务中心,从事气象科技和信息经营性服务。2009年7月2日,通州撤市设区,至此,市气象局共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7人。二、气象设备20世纪90年代前期,地面气象观测以人工观测常规仪器为主,气象信息(包括上级台站对下指导)传输以无线气象传真机、高频电话、有线电话和传真为主。1995年10月建成卫星云图接收和处理系统,自动接收和处理卫星云图。1996年6月在全国县(市)级气象部门率先装备711型测雨雷达,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报。8月建立数据通信终端,开通与省、南通市气象部门的数据交换网。1994年-1996年逐步建立农村气象警报服务网,在各乡镇布设无线气象警报机,1997年更新无线发射机、天线和部分警报机等设施,警报服务网覆盖率、通响率达100%。1999年,完成PC-VSAT接收站和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国家气象现化代建设重点工程——“9210”工程配套项目)建设工作,提高气象信息传输和气象预报制作能力。2000年11月,对地面气象观测场维护、整修,更新大部分主要仪器设备,改善观测环境。2002年3月,在南通市所属县(市)级气象部门率先建成自动气象站(“ZQZ-C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从3月23日(世界气象日)起开始试运行。该自动气象站安装在地面气象观测场内,由气象要素传感器、采集器主箱、电源箱、计算机等组成,连续自动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降水、地表温度、浅层地温等气象要素值,并结合尚未实现自动测量的日照、云、能、天等项目由人工观测键入结果,经计算机按业务规范计算处理、显示、打印报文报表,实现观测资料的存储、查询和传输。2003年11月,在南通盐场冷冻厂二层楼顶建成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主要用于监测台风、暴雨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该站采用ZQZ-AE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设备,能连续自动测量风向、风速、温度、降雨量等气象要素值,并自动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省、市气象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2004年5月,在刘桥镇测震村地震观测点安装雨量自动遥测站,11月在石港镇政府办公楼顶安装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开通市气象局至南通市气象局的2M宽带专网。应用现代天气预报智能业务平台,并进行本地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