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修辞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修辞学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2/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修辞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语借代的民族特点B08021313080220阮菲【摘要】借代是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根据两事物(或人)Z间的联系,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而临时借用与Z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指代它的词语表达方式。借代以其共性存在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之中,以其个性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又以其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发挥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关键词】借代的定义、借代的特点、借代的文化一、 借代的定义借代是汉语中的传统辞格,运用极为普遍,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根据两事物(或人)之间的联系,不直接说岀某事物的名称,而临时借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臣去指代它的词语表达方式。流行的定义忽视了它的本质特征,使得一些重要的借代现象长期被忽视了。从定义入手,重新认识借代的范围,全面把握借代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深入认识借代的本质。例如:“你几时来过,大嫂子?”绒帽子笑了笑,把那装好烟丝的旱烟袋递给胡了。(周立波《北京來客》)例中的“绒帽了”和“胡了”都用來代替作者所写的人物,其中,“绒帽了”是借人物的穿着打扮一一戴着绒帽了,來代替“戴绒帽子的人”,“胡子”是借人物的相貌特征一一心着胡子,代替“长胡子的人”,它们都是修辞上的借代用法。二、 借代的特点作为修辞之一的借代,具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借代总是就词语的运用来说的,而且被用作借代的词语的意义具有临时性。一般地说,一个词语若屈于借代的用法,它所表示的意义总是临时的,而非本身固有的,倘若离开某一具体的语言坏境,它所表达的特殊意义就会消失,不复存在。表意上具有临时性是借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凡是不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卜•都不依赖于语境而可以作某种意义理解的词语就都不是借代。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有不少讲到修辞格的书或著作都误把词语的一般用法当做修辞上的借代。例如:來上海后这三四天就像三四年,她满心积了无数的话,无数的泪!一一“用'泪'来代替'痛苦',双方在意念上都冇一定的联系,都是以具体事物代抽彖概念。”(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岀版社,1987年6月版)。例中强调的词语被编著者认为是借代的用法。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泪】眼泪;泪液。很显然,例中的“泪”,说它代替“痛苦”,也不恰当,因为一个人内心积满了无数的泪是一个人痛苦的表现,这里不用“痛苦”而说成“积了无数的泪”,实际上是一种含蓄的说法,含蓄委婉形象的说法并不等于借代,否则,下列一些词语就都成了借代了:表示“去世”义的“上西天”、“见阎王”、“停止呼吸”和表示“同意”的“(点了)点头”等等。这是我们都不能同意的。另外,下面这些词语因获得了一般义也失去了表意上的临时性,也都不是借代:“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玉帛”、“打江山”中的“江III"、“三十个春秋”中的“春秋”以及指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指教师的“园丁”、指男子和妇女的“须眉”和“巾帼”等等。第二,用作借代的词语表示的事物与被代替的事物之间一定具有相关性,却不一定有相似性。比如例中的“绒帽了”与“戴绒帽了的人”,“胡了”与“长胡了的人”,它们从性质上还是外部特征上,都不貝有相似的特征,因为一个人长相不管有多特殊,总不至于像一顶帽子或胡子,因此我们说这两个词语与所表示的人Z间只存在某种关联的性质,即某人“戴着”绒帽了,某人“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