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工作环境欺负研究述评.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作环境欺负研究述评.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12/5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作环境欺负研究述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作环境欺负研究述评内容摘要:欺负是工作环境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工作环境中欺负的内涵、影响因素、后果以及欺负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对工作环境欺负的内容结构及概念的界定、使用的测量方法、研究变量的广泛性等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工作环境欺负工作环境欺负集体欺负骚扰在工作中,大多数人都有在工作期间遭受侵犯、谩骂、人身攻击、流言蜚语等消极行为的经历,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消极行为会演变成欺负。欺负和攻击一样,都属于侵犯行为的范畴,是以给他人造成身心伤害或财物损失为目的具有有意伤害性。一项对挪威7986名员工的调查发现,%的人在最近六个月中遭受了欺负。而一项以澳大利亚公共医院医护人员为对象的调查研究发现,%的员工在最近6个月中每周至少遭受一次欺负。这些欺负行为给当事人及旁观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工作环境欺负存在的广泛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已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工作环境欺负的含义及行为类型对欺负(bullying)的研究主要有校园欺负和工作环境中的欺负两个领域。由于欺负的概念含有较多主观认知成分,人们对欺负的认知理解与特定的欺负事件之间往往不一致,另外,欺负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导致难以对这一概念精确界定。在研究中,学者们使用了骚扰、替罪羊、心理暴力、欺负等不同术语来表示“员工在工作中遭到来自同事、上级、下属或者顾客的有预谋的作弄挑剔、骚扰或纠缠”的情景,并从不同角度对欺负的含义进行了描述,这些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工作环境欺负的不同角度诠释从情境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工作环境欺负是一种情境。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环境欺负是一种充满敌意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经常出现侮辱、侵犯、持续的批评、人身攻击、身体伤害、威胁等消极行为。例如,北欧学者用集体欺负(mobbing)来描述工人、上级、管理者遭受其他工人、下属、上级的有计划、重复的虐待和不正当惩罚的情况。这些行为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所实施,被欺负者长期遭受此类消极行为,但是难以反抗和摆脱。从行为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工作环境欺负是一系列的消极行为。持这种观点的这些学者认为工作环境欺负是指发生在工作场所的消极行为,这些行为有孤立和排斥、贬低某人的工作价值、戏弄、起诬蔑性的外号、侮辱、谩骂、持续的批评、人身攻击、身体伤害、威胁等。这些行为是由一个或多个欺负者有意的、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实施的,而且往往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给被欺负者造成心理或者身体的痛苦为目的。从欺负的当事人角度进行定义。有的学者从欺负者、被欺负者的角度对工作环境欺负进行界定,例如,Wilson从被欺负者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由于感知得到或真实的来自同事或上级持续、故意、恶意的对待,而使被欺负者从根本上摧毁了自我。Ashforth则使用小暴政(Pettytyranny)的术语,其含义是指一种专横、浮夸、轻视下属、缺乏关爱、惯用强制手段解决冲突、不分场合使用相同的惩罚手段的领导。对于工作环境欺负的定义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欺负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利不均衡”,使受害者无力或者没有机会报复。Niedl认为,对受害者而言“权利不平衡”是由社会(等级地位、权利关系)、生理(体力)、经济(经济依赖、私人经济、劳动力市场)和心理(自尊、依赖人格、领袖魅力的领导)等方面的状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