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8卷第1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2)-(SocialSciencesEdition)(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理中的运用摘要:高校可以借鉴企业财务控制方法,加强财务管理,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财务控制的重点是筹资、资金投放、内部分配等活动。高校筹资活动中的财务控制主要是控制筹资数量、筹资结构、筹资时间和筹资成本;高校资金投放活动中的财务控制主要是控制资金需求预测、资金投放决策、资金投放规模和资金投放结构;高校内部分配活动中的财务控制主要是以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处理好教职工收入、高校留存收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为目标,控制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和分配标准。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财务控制方法;筹资;资金投放;内部分配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08)O1~0142—03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指财务部门根据会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计划目标等,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资金运动、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等进行指导、组织和约束,确保财务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其方法多样,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投放与收益分配。在财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资金供应与需求之间矛盾的途径就是对筹资、投资和分配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一方面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把资金投放到最急需的项目上,将筹集数额、需用数额、筹集成本与使用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不是企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面临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难题。特别是高校高额贷款事件曝光后,高校如何通过资金筹集、投放与内部收益分配的分析控制来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高校抗风险能力,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借鉴企业财务控制方法理论,找到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控制重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和办学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控制方法简介制度控制法。即通过制定企业财务活动规范而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企业以国家的法令、政策及有关部门和企业所制定的制度为标准,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制度本身带有相当的强制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为了避免执行不适当的制度而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除国家法令、条例等法规性制度外,企业在制定内部财务制度时,应注意制度本身的实效性。定额控制法。即通过制定定额,并以定额为依据,制约企业的财务活动,监督和调节实际与定额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校正偏差的方法。因为定额本身就是控制的标准,因而也带有强制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有关定额时要科学合理,对已经不适应的定额要及时修订。计划控制法。也称预算控制法,即通过编制计划(预算)来确定计划期的控制目标,并规定为达到计划指标而需要通过的途径与采取的措施和步骤。在实行计划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计划指标本身的特点,可采用固定程序控制和弹性程序控制两种方法。固定程序控制是确定控制目标,并按该控制目标决定企业财务行为的程序。一般情况下,固定程序控制不需要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受控环节只能严格执行控制标准,不能改变和调整控制标准。而弹性程序控制需要在既定的控制过程中,随时接受受控环节所反馈的信息,以补充调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