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222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模板.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19/12/5 文件大小:2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内蒙古大鸟鹅业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二、项目执行单位1、赤峰市敖汉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内蒙古大鸟鹅业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责任人1、敖汉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义文2、内蒙古大鸟鹅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王立华四、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种鹅舍、育雏舍、育成舍、饲料库、供电工程、供热工程和生活服务工程等,建筑面积226150平方米。购置肉鹅孵化器、出雏机、照蛋器、防疫设备、雏鹅、种鹅养殖设备以及供热、供电设备等383台(套)。1、分两期建种鹅场2处,年种鹅存栏30万只;第一期(2012年),建设10万只规模的种鹅场,地点在萨力巴乡萨力巴村;第二期(2013年-2014年),建设20万只规模的种鹅场,其中:在萨力巴乡萨力巴村扩建10万只;在四道湾镇六道湾村新建10万只种鹅养殖场。2、建设孵化厂1处,年孵化能力1100万只,雏鹅成活率95%,年实际孵化成活雏鹅约1000万只。3、建设连片开发基地养殖小区5处,每处年出栏肉鹅30万只以上,五处养殖小区共计年出栏成鹅150万只;发展养殖专业户5000户,共计年出栏成鹅850万只,其中:年饲养量5000只以上养殖大户500户,其余养殖户年饲养量为2000只。五、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计划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86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898万元,流动资金278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898万元,其中:,,,,,。2、资金筹措全部投资中,申请扶贫开发“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资金1200万元,敖汉旗政府整合资金1200万元,银行贷款3000万元,企业自筹1280万元,农户自筹2000万元。3、扶贫资金用途扶贫开发“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资金主要用于种鹅场建设220万元,孵化厂建设730万元,连片开发基地养殖小区建设250万元。敖汉旗政府整合资金主要用于种鹅场建设700万元,连片开发基地养殖小区建设500万元。六、项目建设时间2011年完成申请立项等前期工作;项目建设期3年,从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12月项目建设完成,2015年1月项目通过验收。七、经济效益:建设1000万只/年肉鹅养殖基地连片开发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年销售收入为52000万元,。本项目为农业项目,免各项税金,。%,%,,。八、社会效益1、该项目的实施具有产业结构调整功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2、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3、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4、拓宽了就业门路,使农民不出村不离地,同样安置就业,解决了农民就业难问题。5、拉动内需,带动产业链的延伸,培植了龙头企业。九、扶贫效益项目建设单位与农户签订肉鹅养殖合同后,全程负责饲料供给、技术指导、防疫服务。采取最低保护价的办法,市场价高于最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保护价时,按最低保护价收购,现金交易,以保证养殖户的利益,保护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肉鹅养殖基地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民建立起“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各环节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减少农民的经营风险,让利于农,服务于农。十、结论和建议:1、本项目属于本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项目实施后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2、本项目的各项建设内容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符合国家扶贫政策要求,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和赤峰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精神。3、本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化生产模式,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敖汉旗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本地区城镇居民及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安置劳动就业保障社会稳定起到显著作用。4、本项目的实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探索新路子。5、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建设条件优越,建设规模选择合理,技术先进成熟,资源人员充足可靠,防疫、服务体系完善,具备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加工条件;通过分析,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