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年许家坊乡儿童保健工作规划一、主要工作指标:(一)生命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1‰以下。(二)服务指标:(1)新法接生率达100%。(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70%以上,不合格标本补采率达9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5%以上。(3)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75%;新生儿访视率达95%以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开展5岁以下儿童社区营养监测、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村达90%以上;体弱儿建立专档管理率100%;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健全,保教人员健康体检率达100%,儿童体检率达95%;(4)家长学校每年举办2次以上,参训率达60%以上,体弱儿、高危儿家长参训率达100%。二、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1、强化妇幼保健能力,加强机构的硬件投入和人员培养,不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素质。巩固完善乡、村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稳乡、村妇幼卫生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通过经常下基层指导,搞好服务。院要保证足够的群体保健力量为工作需要。兼干专职儿童保健,并落实好基本待遇。村级要配齐经过培训合格的妇幼保健员或由已经转型的女乡村医生,承担妇幼保健工作任务。要继续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乡村医生、妇幼保健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能力。2、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领导要重视并参与妇幼保健工作,要定期主动向当地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各级领导汇报妇幼卫生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作重点与难点,制定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升儿童保健卫生工作的社会共识。3、加强卫生院产科质量管理和设施建设。完善产科应急抢救预案,优化流程,确保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顺畅,充分发挥儿科抢救小组作用,提高产科急救及新生儿复苏技能。加强妇幼保健和产科医生及儿保医生的业务培训,提高疑难病症识别能力和应急救治技术,产科医生在接诊和处理孕产妇过程中做好保健知识宣教,努力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围产儿死亡率。4、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一是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照卫生部《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0-36个月和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09年版)》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3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至少2次;二是根据我县近几年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制定并落实降低儿童死亡的技术措施和综合管理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三是要参照实施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使用最新生长发育监测图,开展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四是要全面开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五是要按照卫生部《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试行)》要求,每季度组织一次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六是要继续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开展培训效果评价。5、切实做好信息管理。各村配备一名信息员,信息员要做好村信息上报,每月上报信息进行一次质量控制,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各项信息的漏报和错报。卫生院加大对信息的管理力度,每双月对乡镇信息工作进行一次讲评,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和防控措施;要巩固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