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乐教”促“乐学”.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乐教”促“乐学”.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16/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乐教”促“乐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乐教”促“乐学”[作者]朱梅金,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内容]——中年级作文教学尝试一提“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皆“谈虎色变”——怕教或怕学。三年级学生尤其畏惧作文。能否攻克这种心理障碍,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把它视为教学重点加以研究。我认定: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写作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能获得成功。我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一、激发兴趣:先“扶”后“放”,练好“写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我的第一节作文课从听记训练开始:我讲述《刘源源练字》两遍,然后理清这段话的三层意思:(1)源源的字写不好;(2)爸爸(刘少奇)教导、鼓励她;(3)源源的字写好了。学生先练****口述,再用笔记下。只要文句通顺,能写清三层意思的都给高分。“啊,作文这么容易!”孩子们不怕了。我再让他们仿效着写了《我学钢笔字》、《我学作文》。三次练****浅近易学,很快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作“画龙点睛”的小结: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也不难。孩子们喜欢作文了。接着,我教学生依照课文的重点段仿写,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内容写具体。例如:学《晨读》,仿第一段的“时、地、人、事”四要素写来校早读的欢愉;学《三味书屋》,仿写《我们的教室》……训练有具体内容,又有亲身体验,学生易写、乐写,一改过去“难写”、“苦写”的状况。我再言传身教,带领学生一起投入艰苦的劳动,去换取写作成功的喜悦。二、循序渐进:组“段”成“篇”,写好“放胆文”。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从“局部到整体”进行“篇”的训练。(1)组“段”成“篇”。写了片段《我睡不着了》、《啊,水族馆》、《快乐的一刻》,就教学生把若干个“段”组织起来,汇集成篇——《快乐的秋游》。系列作文《讨厌的苍蝇》、《想好了办法》、《消灭苍蝇》这三个片段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汇编成《灭蝇大战》,既展现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又培养了学生组“段”成“篇”的能力。(2)读写结合。教《南京长江大桥》,仿写福清的立交桥;学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参观人民大会堂》,就对应地写《我爱家乡的光饼》、《参观朱老师新居》。三、创设情境:写“真”写“实”,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四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正确的感知,情感也丰富起来,而且有了抒发这种感受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点燃孩子内在的这团情感之火。课堂素描就是创设情境,点燃孩子情感之火的最佳训练。我对此情有独钟,常常是一遇偶发事件,就“计上心来”,不失时机地、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林老师光荣退休,我为她安排了依依惜别的欢送会。孩子们的文章写得动情入理,文句特别通顺、流畅。一只黑蝴蝶飞进了教室,早读课成了观察素描课。孩子们围着追赶,目睹了它逃生的经过,写出的文章生动、有趣。“见死不救”、“大发慈悲”之类的词语也用上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写字课时,学生们为我祝贺生日。我莫名其妙,还一时反应不过来。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