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内江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江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12/7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江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江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内江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修订稿)内江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0月目录一、“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回顾 4(一)主要成就 4(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8二、“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一)机遇 10(二)挑战 12三、“十二五”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发展目标 13(三)形象定位 14四、“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 16(一)基本思路 16(二)主要措施 16五、“十二五”旅游重点项目与重点区域 20(一)大千园·甜城湖城市休闲游憩区 21(二)乐贤半岛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21(三)两区城郊乡村休闲娱乐美食旅游区 22(四)隆昌“三古之旅”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 22(五)资中古城古镇历史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 23(六)威远穹窿山水·古寨群观光休闲度假区 23六、“十二五”旅游产业配套规划 24(一)旅游交通系统 24(二)旅游接待系统 25(三)旅游商品开发 29(四)旅游信息化建设 30(五)其他配套系统 31七、旅游线路规划与旅游市场营销 32(一)旅游线路规划 32(二)旅游市场营销 33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4(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支持 34(二)健全法制,加强行业标准化管理 35(三)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 35(四)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 36(五)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 36(六)加强区域协作与互动 37(七)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37附件:内江市“十二五”旅游规划重点项目储备情况表 ··················37内江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是实现我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旅游产业升级、产品定型、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和促进我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内江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把内江建设成为集“文化、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兴优秀旅游目的地和川渝地区旅游枢纽城市,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和内江实际,制订内江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是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9年底,全市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400余家,其中:星级旅游饭店12家(四星级饭店3家、三星级饭店5家、二星级饭店3家、一星级饭店1家),国家A级旅游区4处(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3处),旅行社15家、旅行社分社7家;旅游车公司2家;旅游职业培训院校3所(系),其他景区景点和旅游企事业单位52家,农家乐320余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0余人。2006—,,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772人次,。,,。(详见表1)表1:内江市2006——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年份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外汇(万美元)旅游总收入(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凸显出以下特点:1、旅游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自2003年召开全市第一届旅游发展大会以来,内江市旅游产业正式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进入政府单项目标考核体系;为了更有效解决旅游产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困扰,2007年市委市政府又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增加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了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指导,初步形成发展大旅游、大产业的合力。2、旅游景区建设成就斐然。“十一五”期间,我市狠抓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安泰山庄完成3A级景区创建,成为我市首家3A级景区;(2)隆昌南、北关石牌坊群4A级景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完成南关石牌坊古镇建设并正式开放接待游客,成为全市率先突破景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成功建设隆昌莲峰公园,为打造石牌坊群景区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北关牌坊景区建设推进迅速,已完成西入口、牌坊博物馆等主体工程建设,景区地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已初具规模;(3)资中古城4A级景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