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四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2、情感目标: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五四运动和以前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欢迎大家和我一同走进精彩纷呈的历史天地。今天,我们要一同回顾的一段历史,它所要再现的是中国近代以来,青年人顽强不屈、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襟和报复。这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充满激情的一页。它就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设问: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直接引入五四爱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故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近代史上中国所受的屈辱和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录像)对,的确,中国4万万同胞在1915年的5月忍耐程度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没有料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和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中国,已不再是八国联军侵华瓜分时的中国了。中国人民已不甘心接受这个失败,于是,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导火线中国的外交失败关于中国的外交失败,我们补充一些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未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打战时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等。那一位同学能回答一下签二十一条时的情况?日本入侵山东是怎么回事?主宰会议的帝国主义强国不仅蛮横拒绝了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对中国的要求作了以下处理:对前两项内容,和会以不在和平会议的权限之内为借口不予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