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学生“笔下生花”————————————————————————————————作者:————————————————————————————————日期: 让学生“笔下生花”-教师教育论文让学生“笔下生花” 文/许乔年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诉苦:“老师,我家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一写到作文他头疼,我也头疼。”旁边的家长也附和:“是呀,你说这才二年级,写个一两句话就完了,说没得写,这到了三年级可怎么办呢?”家长的这些烦恼透露出这样几个问题:孩子怕写话,对于一个写话练习不知如何下笔,就是写了也是草草了事。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孩子写话的通病。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真正将要求落实到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我要写所谓“我要写”就是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对写话有兴趣。”。比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说说写写”你喜欢吃的水果。如何让学生乐于写呢?可以创设“猜对了有赏”小活动,对孩子们说:“炎热的夏天到了,许多香甜可口的水果也上市了,你们爱吃水果吗?”得到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后我接着说:“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吃的水果,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你让他们买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动笔写出你最爱吃的水果,可是不能直接说出名称,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让爸爸妈妈猜一猜,猜对了就买。猜不出来你就要赶紧改正。”为了得到心仪的水果,我想每个同学都乐意写出来吧。。我们都知道作家写作是为了让读者阅读,从中获得审美享受。那孩子们为什么要写话呢?写话仅仅就是让老师批改得个“优秀”或“良好”吗?如果是这样,学生的写话兴趣必然大打折扣。可是如果我们让学生获得作家那样的写作愉悦感,使学生感受到我写的有人喜欢看,那学生的写话欲望将大大提高。教师除了可以将学生的“佳作”在全班诵读外,还可以将好的写话打印下来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让每个同学都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我称之为“班级发表”。一周后再取下来装订成册;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话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的人欣赏。。每次写话中,都有写得优美的句子,我常常将这些句子摘抄在小黑板上,后面标上作者的大名,美其名曰“我的名言”。这样的做法,确实让小作者们美了一番,以后写话更注意“遣词造句”了。二、我写它“我写它”其实是指让学生写有所写,而不是让学生无从下笔。除了每个单元的写话练能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注意搜集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水平。可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你的一句“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多写少都行”,表面上让学生有了写话的自主权,实际上学生会变得“无从下笔”,我到底写什么呢?脑子当中可能一团糟。还不如教师给学生指定话题,或写一天中一件特殊的事情,或来个课文续编,或写个想象童话等等,让学生的写话有所依托,有所依傍,这样才能写有所写。三、我会写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说出“我会写”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我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下水文”。教师写“下水文”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有了老师的下水文,学生才知道如何下笔,才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写话的开始,经过,结尾,如同幼儿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句话,学生有了老师的“模子”,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