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2/8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力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2006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左右,与改革开放26年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接近。因此,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6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 首先,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左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跨国直接投资还将继续回升,有利于我国保持对外贸易的继续增长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发展对华关系、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动权。当然,世界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石油价格继续高位徘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但总的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其次,近年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改革和结构升级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自主投资能力提升、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 再次,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有较大扩张空间。当然,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贸易顺差过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影响显现。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2006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以来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左右,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仍处于繁荣阶段。二、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的反映。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通常用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率来反映。2002年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因此我国没有出现1988-1989年和1992-1993年那样的需求拉动型大幅度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的生产要素没有在各个部门得到有效均衡的配置,在总体经济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产能过剩的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些部门需求过剩,表现在粮食、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度上升,制造业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