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嗜碱性点彩的颜色与相似结构探讨 1239.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嗜碱性点彩的颜色与相似结构探讨 1239.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嗜碱性点彩的颜色与相似结构探讨 1239.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嗜碱性点彩的颜色与相似结构探讨_1239嗜碱性点彩的颜色与相似结构探讨作者:温晓艳郑文芝张树平【关键词】嗜碱性点彩“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stippling)”,是红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含有这种异常结构的红细胞被称为“点彩红细胞”。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版[1]中,点彩红细胞的定义为:指在瑞氏染色条件下,成熟红细胞或幼稚红细胞的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即核糖核酸,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其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但是,我们却发现此书书后所附彩色照片中,点彩红细胞内的颗粒竟是紫红色。此外,类似的情况还出现于盛尔荃主编的《临床血液学图谱》[2]。那么,究竟是概念有误,还是彩图错了?我们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确认嗜碱性点彩应该是蓝色的,红细胞中那种紫红色颗粒应该叫做嗜苯胺蓝颗粒。之所以会出现两者的混淆,问题出在概念的严谨性及知识的传承方面。1嗜碱性点彩的颜色首先,在我们查阅的所有教材和专著中,均将Wright染色条件下的嗜碱性点彩,描述为蓝色[3~5]、深蓝色[6,7]或蓝黑[8,9]色,无一处描述为紫或紫红色。但以上绝大多数提供的是手绘模式图,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其中只有三轮史朗[10]拍摄了含有深蓝色颗粒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此外,黄大有[4]提供了Giemsa染色下的点彩红细胞照片,其颗粒为蓝色。因为Giemsa染色与Wright染色一样,都属于同时运用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进行对比染色的Romanowsky染色法,所以具有相同的染色结果,这就说明Wright染色下的嗜碱性点彩也是蓝色的。其次,根据嗜碱性点彩的本质,也可以推断其染色为蓝色。已证实,嗜碱性点彩是聚集的核糖体和聚多核糖体[3],对这点各书籍[1,8~10]均无异议。而核糖体是富含RNA的细胞器,RNA是带有负电荷的酸性物质,则根据Wright染色的原理,带有负电荷的酸性物质会与带正点荷的美蓝结合而染成蓝色,正如富含RNA的核仁和嗜多色性红细胞胞质都染成蓝色一样。最后,从其命名上可知,嗜碱性点彩不应为紫色。《基础组织学》[11]中叙述细胞经Romanowsky类混合染色法染色后表现四种特征,其中对亚甲蓝(Methyleneblue,即美蓝)的亲和力称为嗜碱性,染为蓝色;染其它颜色者均不称嗜碱性。并且,据愈善丁[9]对该类染色所产生的RomanowskyGiemsa效应的叙述:染料中形成的紫红色的“天青B—伊红复合物”,是使白细胞核染色质、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染成紫色的基础。可知,“嗜碱性”这个概念是与“蓝色”紧密相连的;而染成紫红色的物质既与碱性染料天青B结合又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简单地称它们为“嗜碱性”是不合适的。此外,着色的不同说明化学性质的差异,紫红色颗粒的主要成分绝不会是富含RNA的核糖体。以上都说明《临床检验基础》[1]中点彩红细胞的彩图是错误的,Wright染色条件下,嗜碱性点彩应该为蓝色颗粒。2另一种红细胞异常结构如果不是嗜碱性点彩,那么红细胞中的紫红色颗粒究竟是什么呢?从形态上看,它们与嗜碱性点彩的区别仅是颜色不同;又很象H-J小体,但染色却明显偏红,体积细小,数量较多。徐福燕[6]书中提到一种红细胞异常结构,称为“嗜苯胺蓝颗粒”,描述其“似嗜碱性点彩,但染成紫红色,可能代表核染质病理性破坏的产物。数目可高于20,同较少较大而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