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地铁规范.ppt

格式:ppt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铁规范.ppt

上传人:wzt520728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铁规范.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宣贯培训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马全明2008年5月22日内容9 联系测量10 地下控制测量11 暗挖隧道、车站施工测量?9 联系测量联系测量是将地面坐标、方位和高程传递到地下隧道,建立起地下与地面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作为地下各项测量工作起算数据。联系测量是隧道控制测量的重要环节,其精度对隧道贯通误差影响很大,必须引起重视。 联系测量工作应包括:地面近井导线测量和近井水准测量;通过竖井、斜井、平峒、钻孔的定向测量和传递高程测量;地下近井导线测量和近井水准测量。 定向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联系三角形法;?2 陀螺经纬仪、铅垂仪(钢丝)组合法;?3 导线直接传递法;?4 投点定向法; 传递高程测量宜采用下列方法:?1 悬挂钢尺法;?2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3 水准测量法。?1 联系三角形法,一般适合于井口小、深度大的竖井进行联系测量。虽然其作业工作量较大,但其精度很稳定,因而国内很多单位仍在使用该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联系测量工作中该法也得到广泛应用。?2 陀螺经纬仪、铅垂仪(钢丝)组合法,首先应用在北京地铁复西段的施工测量中,在西单车站施工技术科研成果的鉴定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肯定,其方法简单、精度高、作业时间短,此后推广到北京地铁复八线和全国各线的施工测量中。?3 导线直接传递法,较适合于井口大、深度浅(深度小于30m)的竖井进行联系测量。用导线测量方法将坐标和方位直接传递到隧道内,如果不能一次传入隧道,可再经站厅过渡传入隧道。此法工作量较小、简单易行,在全国地铁中应用较多。?4 投点定向法,该法利用在车站两端的出土井搭设人、仪分离的观测台,将坐标用投点仪直接投入井内,此法前提条件是井下两点应当通视。另外,当隧道贯通距离较长时,为控制隧道掘进的横向误差,对浅埋隧道可在地面钻一孔,用吊锤或光学、激光铅垂仪将坐标传入地下隧道内,将地下施工控制支导线变成坐标附合导线,由此提高地下施工控制导线精度,并使用平差后的导线成果继续指导隧道掘进。?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应注意以下两点:?1 应采用有自动补偿的II级全站仪或相当于II级全站仪的仪器,其觇标高和仪器高,不能用小钢尺去量,而应采用无仪器高测定法或用水准仪直接测定。?2 必须采用同一架仪器往返观测,测得的高差较差小于5mm时,取平均值。 地面近井点可直接利用卫星定位点和精密导线点测设,需进行导线点加密时,地面近井点与二等导线点应构成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近井导线总长不宜超过350m,导线边数不宜超过5条。 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工作不应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到100m、300m以及距贯通面10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当地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小于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指导隧道贯通。 定向测量的地下定向边不应少于2条,传递高程的地下近井高程点不应少于2个,作业前应对地下定向边间和高程点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核。 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大于1500m时,应增加联系测量次数或采用高精度联系测量方法等,提高定向测量精度。?无论定向和高程传递,在隧道贯通前至少进行三次测量的原因如下:?1 一次测量不能满足贯通测量精度要求,多次测量可提高定向和传递高程的精度。?2 由于受隧道结构自身不稳定和施工的影响,隧道中的导线点易于变动。?3 增加隧道内支导线测量路线检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