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乐山大佛游记.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乐山大佛游记.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乐山大佛游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游乐山大佛记杨智初夏时节,我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刚到景区门口,就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和公路两旁如织的人流,游兴一下子就被这种热闹的气氛勾了起来。下得车来,一边走一边看着笑着谈论着,旅途的疲劳一扫而空。向大佛方向走去,右边是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每一座都是那么险峻,每一座都是那么葱绿,每一座都让人想攀上去一探究竟。左边是滔滔的大渡河,这段是大渡河的末端,虽没有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奇观,但还是能看出这条英雄的河流一往无前的英雄气势,水流依然是那么洪大而湍急,直往大佛方向奔去。一艘艘顺流而下的游船则如离弦之箭,船上不时传来女性游客兴奋的娇呼声,想来感觉无比的惊险刺激吧。不知不觉已到了大佛售票处,急忙购得门票寻找导游,引领我们向主要景点走去。入口处是一个欧体大楷“佛”字,让人一下子神思澄明起来,每个人的表情都不自觉的肃穆起来了;不禁暗自感叹这座“东方佛都”的神奇,每一个佛家符号都充满了无比的灵性与神秘力量。拾级而上,踏着蜿蜒而上的三百三十三级青石台阶,就像是在走过人生的不同历程,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每上一级又有顺利越过人生又一道坎的轻松与喜悦。石梯右边临江,有石栏;左边是山体,岩石颜色绛红,表面粗糙,导游介绍说整座山体均为丹岩地貌,质地较疏松,易于雕刻,也容易风化,难怪山壁上雕刻的许多佛龛、佛像已经残缺不清了,但也更显出了岁月的沧桑与历史文化的厚重。石梯上完,就到了一方开阔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庙——凌云寺(凌字是三点水)。相传为唐朝所建,历经千年,是一代又一代高僧大德修炼成佛的地方。导游介绍说,这也是世上唯一一座可以“只许愿而不必还愿”的寺庙,之所以“凌”字多了一点水,是因为清朝一位文士说这里为三条江的汇合处,水多了一点,得灵感而题。这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进得庙来,参拜弥勒佛法相,摸摸佛手,带着“福气”,在梵乐檀香中感受着佛教文化的精深博大与神奇超然,世俗的烦恼顿时消散,心境变得无比的空灵。冥思遐想中,不觉已至***,出得门来前往观佛排队处等待。见山顶下方有一石洞,名曰“海师洞”,相传是唐朝高僧海空法师造大佛时静修居住的地方。大佛山和对面的乐山市区之间的广阔江面是清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过去洪水常常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害。海空***师行游到此,决定救民于水火,于是化缘造佛以镇之,后来得到官家支持,数年后大佛造成。据说从大佛落成的数千年中,该域洪水从未没至佛脚,当然也未成灾。所以有句民谣“大佛若洗脚,乐山必洗澡”。想到大师的丰功伟绩,不禁叹道:海师已乘黄鹤去,唯留一洞凭追忆。大佛造就千秋功,凡夫俗子哪敢比!迂回曲折的等待人流终于缓慢的到了“九曲栈道”的顶部,这座栈道开凿于千年以前,呈之字形结构,在百米高的绝壁上劈出一道道小凹,再在小凹里凿出一道道小石梯,靠外边装上护栏。原为木质结构,现在为了安全需要已改用混泥土浇筑为梯,铁杆为护栏,惊险应不如以前,但在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