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康巴藏族民居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康巴藏族民居文化.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12/10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康巴藏族民居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康巴藏族民居文化摘要:由于屮国五十六个民族分布的地理坏境不同,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民风、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居装饰文化。康巴藏族民居装饰文化在民族建筑文化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特色。本文主要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康巴藏族龙谷村的碉房民居和帐房民居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康巴藏族民居的装饰文化。以期更多的人了解、熟悉、保护和传承康巴藏族民居的装饰文化。关键词:康巴藏族;碉房民居;账房;装饰文化【中图分类号】TU253♦八 1—>一、刖§康巴地区是英雄史诗《格萨尔》发源地,它是一个以康巴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Z地,同时康巴地区也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民族频繁迁徒的“民族走廊”地带,所以古代南、北民族在此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是藏汉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畜牧文化的交汇之地。在屮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屮,这些文化在康巴地区相互碰撞、相互吸纳、相互借鉴,从而形成了既具有与其它藏区文化相同的共性,乂具有其自身的多元性的历史卬记,这便是康巴儿女创造出的“康巴”文化。康巴藏区独具特色的粗犷、奔放、绮丽的美丽的自然风情景观与灿烂、悠久的“康巴文化”编织成这里独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康巴地区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康巴藏族人,他们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这纯朴的民风民俗,所以他们的建筑、装修风格和服饰也独具藏区民族风情。作为康巴藏族民俗文化村之——龙古村,其民族文化传统保留最为完整和完善。龙古,意为“沼泽之地”,在古代是土司手下艺人工匠的聚居的地方,长期受到贵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龙古更加充满神秘的气息。二、康巴藏族龙谷村的民居一-碉房碉房是康巴藏区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由于外形很像碉堡,故称碉房。康巴藏族的碉房多为石砌碉房,归因于藏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砌墙,从而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碉房外墙并非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而是逐渐向上收缩,从建筑外形上看碉房墙厚并且窗子非常小,给人一种浑厚稳重的视觉感觉,但碉房室内的墙壁则保持垂直。在高原强烈的阳光的照射下,白色的碉房与蔚蓝色的天空形成色彩明朗且和谐的对比效果,远远望去格外亮丽。碉房外部的色彩装饰古朴粗犷、纯净艳丽,一般有白、红、黑三种颜色,三色依次代表吉祥、权利、扫除晦气,在颜色的选取方面表现出藏族人民热爱生活、坦诚、纯朴的特点和对侍仰的虔诚。藏族人民尊重、珍爱劳动成果,用耗牛骨或羊头骨装饰门楣,同时还起到纳吉避邪的作用。此外,藏族人民还会在屋顶四角或大门的门楣上安放白色,给房屋的墙壁刷白灰,过节时门窗和木制家具用白面点、白点或划白线等等,这些色彩和图案的运用均表现出了藏族人们远古流传下来的各种崇拜。龙古村的碉房,无论是门、窗、檐,还是室内的结构和陈设,都充分保持了藏式建筑的风格。但门窗的每一部分都以不同的手法进行了修饰。康巴藏民在室内装饰上的处理更是别具一格、美轮美奂,透出极高的审美意识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他们对室内的装饰十分讲究、异彩纷呈,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都布满了彩绘雕饰,尤其是彩绘的横梁和柱头、人门等木结构空间的装饰充分展示了藏民的装饰才能。藏区没有专门的雕刻师,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人会雕刻,通常都是按照传统图纹做装饰,但是因为雕刻很费时间,所以要请很多会雕刻的好朋友一起帮忙才能完成。因为只是雕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