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国高校战略管理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美国高校战略管理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摘要:从历史进化视角看,战略管理在美国高校中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演进历程表明,高校实施战略管理是内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本身的复杂性程度、高校战略资源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以及高校间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推动高校战略管理演进的直接动因;美国高校战略管理的演进是问题取向性的,伴随着规划职能的不断拓展;高校管理从规划向战略管理演化过程中,政府、相关社会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战略管理的演进过程体现着适应高校组织内在逻辑与适应外部环境需求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关键词:美国,高校,规划,战略管理,演进作为“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大学管理方式”,战略管理在今天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管理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之中。作为最早尝试应用规划和战略的大学,美国高校在战略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成为其他国家高校开展战略管理的参照蓝本。战略规划在美国高校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突破和适应的过程,期间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意后的沮丧。因此,考察战略管理在美国高校中的演进历程可以深化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与理解,并为中国大学的战略管理实践带来启示。一、高校正式规划的萌芽与初现:应运而生(~1970) 规划,或曰计划,原本是管理活动的一项职能或环节,因此,在有管理活动存在的地方都可以找到其踪迹。大部分高校在创办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使命,如哈佛大学在特许状中就明确规定其使命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技能和形成探究问题的习惯。但总体而言,由于二战之前高校的规模普遍较小,仍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高校基本没有正式的规划。该时期高校的发展与当任校长相关性较大,高校的成功与校长的成就齐名,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哈帕之于芝加哥、吉尔曼之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因此,二战之前的时期可以称为规划的“个人权威”时代,“缺乏规范的实践体系和理论支撑,以权威领导的思路为主导,缺乏广泛的参与”。作为高校组织的一个正式过程或事务,正式规划的出现是在二战之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该时期,联邦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并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奖助学金和贷款。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同时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体要想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就必须追求尽可能多的教育,教育重心的上移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扩张。经费充裕、生源充足、社会支持成为当时高校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普希所认为的,“美国高等教育在1945~1970年间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高等学校获得了大笔经费以支持不断增长的日常开支”。高校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以及高校外部参与力量增加的一个必然结果是高校管理的日益复杂化。高校领导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为其所在大学指引发展方向,如何合理安排新校园、设备和资金,以及如何确保能够有效地使用外来资金以便赢得持续的信任和支持。传统的经验管理显然已经难以达到要求,科学规划和决策逐步被提上高校管理的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的基本前提是掌握学校的基本数据。因此在该时期,多数高校设立了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正式的规划部门。建立之初,其主要职责是为校园和设施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一般由建筑或校园规划方面的专家来担任。后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急遽扩张以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