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园林植物病害部分复习提纲(园林本科 ).doc

格式:doc   大小:1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园林植物病害部分复习提纲(园林本科 ).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12/14 文件大小:1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园林植物病害部分复习提纲(园林本科 ).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习提纲1、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没有侵染过程,不能相互传染,故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也称生理性病害2、症状3、病症植物感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表现,统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又包括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病状是指感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它不包括植物的感病部位上所长出的病原菌。病症是专指病原物在植物感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或模样,包括病原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4、子实体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统称为子实体5、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6、侵染循环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全部过程。它包括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一次或多次的侵染过程(即初侵染和再侵染)3个环节。病原物在侵染循环中又有休止期和活动期之分7、初侵染8、再侵染越冬后开始活动的病原物,在植物生长季节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以后发生的各次侵染,称为再侵染9、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令,并设立专门机构,对由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以及国内各地区间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草害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在传入以后限制其传播,防止向其它地区蔓延为害的一项重要措施10、园林技术防治通过园林植物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使园林植物健壮生长,增强园林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造成不利于病原物生长、繁殖、传播和侵染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病原、园林植物和环境条件。病原,引起园林植物发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非生物性病原和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包括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土壤、光照、空气等方面的不良条件,如营养条件不适宜,温度的过高或过低,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光照的过强或不足,有毒物质的毒害等。生物性病原包括各种有害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寄主。园林植物能不能发病,往往与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关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栽培等一些非生物条件和人、昆虫、其它动物以及植物周围的微生物等一些生物条件。植物病害常见的病状类型有哪些?病症类型有哪些?病状变色:叶片上表现最明显坏死是指植物感病后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腐烂:(软腐)②溃疡:,形成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常为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后期病部常常开裂。这种病斑称为溃疡。一般由真菌和细菌引起。③斑点:叶上和果实上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④炭疽:叶上和果实上。(3)畸形:植物感病后,细胞或组织生长过度或不足而造成畸形。由病毒和类病毒引起①肿瘤:植物或树木的根、干、枝条上局部细胞增生,进而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一般由细菌、线虫和个别真菌引起②丛枝:植物枝条的顶芽生长被抑制,而侧芽、腋芽、不定芽大量萌发,使新梢密集成扫帚状,植原体引起③变形:由于受病原的侵染和危害,植物的发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了原来的形状真菌、病毒、螨类和缺素症引起④疮痂:叶片或果实上局部细胞增生并木栓化而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