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14.网络编程.ppt

格式:ppt   大小:105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网络编程.ppt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12/15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网络编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编程武汉科锐刃赋粹吨预驱疑饯撒现妻门啊霍懈跋啃奴怜来脱腮巡暑饶琐笨***,最简单的网络形式由两台计算机组成。;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因特网上的IP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32位,4个字节,常用点分十进制的格式表示,例如:(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则)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不同功能划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物理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处理网络应用数据表示主机间通信端到端的连接寻址和最短路径介质访问(接入)。各层之间是严格单向依赖。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Serviceuser;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provider。:、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服务DNS、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邮局协议POP3等。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网络层:网际协议I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组管理协议IGMP。,数据首先必须打包,打包的过程称为封装。封装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都要依靠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为了提供服务,下层把上层的PDU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和尾部)。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封装的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的过程就是不断拆封的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实际上被包封了多层“信封”。但是,某一层只能识别由对等层封装的“信封”,而对于被封装在“信封”内部的数据仅仅是拆封后将其提交给上层,本层不作任何处理。